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症状与病理变化有哪些?如何防治?

139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症状与病理变化有哪些?如何防治?

症状

此病一般发生在蛋鸡产蛋期与产蛋高峰期之间,即25~35周龄期间。病鸡食欲、精神、粪便均正常,但输卵管中蛋壳分泌腺受到病毒破坏,卵泡发育和排卵受到影响,出现产蛋率下降和蛋壳变劣,蛋的破损率高。开始发病时出现壳色变白,产蛋率下降,同时出现大量薄壳、软壳、无壳和畸形蛋;蛋壳表面粗糙呈砂纸样,正常蛋仅占70%左右;蛋清稀薄如水,内有部分混浊的絮状物附着,蛋的品质急剧下降。有些鸡还将所产的蛋吃掉,病程一般持续4~6周,随后逐渐恢复,经10周恢复正常。有此病的鸡蛋不宜作种蛋孵化。同时由于应激反应,鸡群出现集体性采食量下降,出现一过性腹泻。

病理变化

发病鸡卵巢发育不良,输卵管萎缩,卵泡软化,子宫和输卵管黏膜水肿、色苍白、肥厚,输卵管腔内滞留干酪样物质或白色渗出物。人工感染无特定抗原鸡后,其子宫有轻度至中等度的卡他性炎症,有大量黏性分泌物;肺充血,气囊有云雾状混浊,咽喉有出血斑点。

防治措施

①免疫预防。免疫接种是防治本病的根本措施,一般使用油乳剂灭活苗,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有新-支-减三联苗、新-减二联苗。商品蛋鸡16~18周龄时皮下或肌内注射0.5mL/只,一般经过15天后产生抗体,免疫期为6个月以上。种鸡应在35周龄时再接种1次,以防止幼鸡感染禽腺病毒。BC14毒株油剂甲醛苗,经肌内或皮下接种18周龄后的母鸡0.5mL/只,15天后产生免疫力,抗体可维持12~16周。注意有些弱毒疫苗是由非特异性病原的鸡胚制作的,其中含有禽腺病毒,注射或饮水且易于传播本病。

②加强消毒和管理工作。禁止从感染过该病的鸡场引进种蛋或种雏,引进的鸡要严格隔离饲养,确认为阴性的,才能留作种鸡用。病毒能在粪便中存活,具有抵抗力,因此要有合理有效的卫生管理措施。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对空鸡舍全面清洁及消毒后,空置一段时间方可进鸡。同时需要加强鸡群的营养供给,提高饲料质量,喂给营养平衡的配合日粮,特别是保证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平衡,以增强鸡群对疾病的抵抗力。

③紧急接种。一旦鸡群发病,可进行疫苗的紧急接种,以缩短病程,促进鸡群早时康复。在产蛋恢复期,在饲料中添加激蛋散等抗病毒中药制剂,可促进产蛋率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