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禽流感?
禽流感作为一种家禽烈性传染病,从1878年首次报道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历史,国内外已有成熟的防治禽流感经验,养殖户只要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生物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就能够对禽流感进行有效预防,避免禽流感的发生。
(1)加强养殖场的综合防疫管理 强化隔离措施,加强对人员、车辆和物品等最具流动性病毒携带者的控制。首先,严禁来自疫区的人员、车辆及物品进入场内,对非疫区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人员、物品需紫外线照射后才允许进入;其次,减少饲养人员流动,进入鸡舍人员,需更换工作服,脚踩消毒垫或消毒盆后方可进入;再次,在购买饲料时要选择有信誉的经销商,杜绝饲料及包装携带病毒;销售鸡蛋和淘汰鸡时,要禁止运输车辆和人员接近养殖区,尤其要注意包装;最后,在窗户、天窗、排风口等处用铁丝隔网密封,防止家禽和野生鸟类的接触传播。严格执行净化消毒程序,坚持定期消毒原则。外环境消毒药(氢氧化钠、次氯酸纳、过氧乙酸、甲醛等)要更换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内环境带鸡消毒选择刺激性较小的消毒药,比如季铵盐类、安普杀等消毒药,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中的各类病原;同时注意保证饮水的清洁,每周对饮水系统用高锰酸钾消毒1次,保证饮水管无菌。
(2)采取有效的免疫接种 有效的免疫接种是当前预防禽流感的最有效方式。
①慎重选择疫苗。具有良好保护率的疫苗免疫在禽流感的防治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实,接种过疫苗的家禽在受到野毒禽流感袭击时具有很好的保护率。在进行疫苗选择时,必须是经农业部正式批准的禽流感疫苗定点生产的几家企业的产品。
②及时进行抗体检测。禽流感的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及时了解鸡群禽流感抗体的消长规律对禽流感的防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规模化养殖场必须实时监测,以检测免疫效果和确定准确的再免时间。疫苗免后的2~3周,就可以检测到抗体值。对禽流感H5的检测,从10日龄(免疫当天)开始,每半月进行1次,直至鸡群165日龄以后每月检测1次,以便及时掌握抗体变化情况,为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后根据抗体检测结果进行适时免疫(H5抗体值接近5时进行免疫)。
(3)加强饲养管理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应激因素的产生,提高鸡群体质,增强鸡群疾病抵抗力。健康的鸡群是控制禽流感的基础。主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做好鸡舍冬天的保暖,保证温度的稳定。其次要提供优质、营养均衡的饲料,避免使用劣质饲料,自配料时,特别是要控制好新玉米的用量和水分含量,避免营养失衡,造成鸡群产蛋率和体质下降;还要减少日常饲养管理中的鸡群应激因素,同一时间内,坚决避免两次应激的产生。最后注意保持鸡舍环境和卫生,及时打扫鸡舍卫生,清理舍内鸡粪,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