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治?
肉鸡腹水综合征又名鸡腹水症、心衰综合征、鸡高海拔病或肉仔鸡腹水综合征,是由诸多种致病因子造成的慢性缺氧,代谢机能紊乱而引起的右心室肥大扩张、肺脏瘀血水肿、肝脏肿大和腹腔大量积液为特征的综合征。它和猝死症、腿病构成当今严重危害肉鸡生产的3大类疾病。
【原因】
①遗传因素。当今世界肉鸡的育种方向是向快大型发展,但心肺功能并未得到相应的充分改善,不能与其同步发展,以至于其在生长期不能很好地适应本身代谢的需求,形成了异常的血压-血流动力系统,导致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衰竭,引起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
②环境因素。凡是影响肉鸡心肺功能的环境因素都可诱发腹水综合征,如高海拔地区、鸡舍通风不畅,饲养密度过大、低温潮湿、二氧化碳、氨气等含量过高,都易造成缺氧,促使本病的发生。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我国北方养殖户受条件所限,鸡舍多用煤炉取暖。为了保暖,一般都紧闭门窗,很少通风换气,使鸡舍内空气流通不畅,氨气、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含氧量下降。而处于快速生长期的肉鸡代谢旺盛,因长时间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而导致本病的发生。另外,孵化期间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可引起雏鸡早期腹水症。
③营养因素。肉仔鸡饲料多是高能量、高蛋白的颗粒料,有些养殖户为追求料肉比而随意加大油脂喂量,使鸡体生长更加迅速,需氧量进一步增加,因供氧量不足而促发本病。另外,日粮中营养不平衡如高钠、硒、维生素E或磷缺乏也可诱发本病。
④其他因素。如佝偻病、菜籽饼中毒、曲霉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应激、血液pH的改变等均可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长期使用毒性较大的抗菌药会使病情加重。
【防治措施】
目前对肉鸡腹水综合征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如使用强心药(如苯甲酸钠咖啡因、士的宁、盐酸麻黄素、醋酸钾)对早期病鸡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腹水严重的病鸡可穿刺放液,穿刺部位选择腹部最低点,以便排出积液(每次排液量不可太多,以免引起虚脱),为防继发感染可同时使用抗生素。针对该病应着眼于预防,预防措施如下。
①适当调整日粮营养。科学饲喂按照肉鸡生长需要供给营养平衡的优质饲料,力求能量蛋白质平衡、电解质平衡、钙磷平衡。雏鸡在2周龄以前,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不宜过高。
②增加饲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补充钾离子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合理搭配饲料,增加利尿药物等,均可减少该病的发生。
③早期限饲。由于该病发生的日龄越来越早,采取早期限饲可有效地减少腹水综合征及其死亡率,可使腹水综合征死亡率降低27%左右。另外,采用低能开食料也可减少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
④控制合理光照时间。有效地控制光照时间可适当减少肉鸡的采食量,防止肉鸡前期体重增长过快,降低发病率。
⑤改善饲养环境。在高密度饲养肉仔鸡的生产中,舍内空气中的氨气、灰尘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诱发腹水综合征的重要原因。所以,应调整饲养密度,改善通风条件,减少舍内有害气体及灰尘的含量,使之有充足的氧气。
⑥保证孵化需氧量。孵化缺氧是导致腹水综合征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孵化的后期,向孵化器内补充氧气,也可减少腹水综合征的发生。
⑦添加碳酸氢钠。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可降低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病率。鸡在酸中毒时可造成肺部血管缩小从而导致肺动脉压增高,而加入碳酸氢钠可中和酸中毒,使血管扩张而降低肺动脉压,从而降低腹水综合征的发病率。
⑧选育对缺氧或腹水综合征有耐受力的家禽品系是控制本病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