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的传播方式有哪几种?症状与病理变化有哪些?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一种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幼雏感染后常呈急性败血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成年鸡感染后,多呈慢性或成为隐性带菌鸡,可随粪便排出,因卵巢带菌,会严重影响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
【传播途径】
①垂直传播。本病的主要特征是能经种蛋垂直传播。患慢性白痢病或隐性感染的带菌成年母鸡,其所产蛋30%左右带菌,蛋在通过泄殖腔和排出以后受到污染,病菌侵入蛋内。带菌蛋经孵化后,有的胚胎在后期死亡,有的产出弱雏,但大多在出壳后10天内发病或者死亡。
②孵化器感染。带菌种蛋孵化出壳后,雏鸡脐孔、种蛋壳都含有大量的白痢沙门氏菌,健康雏鸡或吸入或食入后感染。
③同居传播感染。病鸡或带菌鸡的排泄物污染饲料、饮水、垫草而感染同群的健康鸡。雏鸡、成年鸡感染恢复后,体内可长期带菌,带菌鸡产出的受精卵中含有大量病菌。
【症状】
①雏鸡。雏鸡白痢主要是带菌母鸡经蛋垂直传染给雏鸡,雏鸡在出生2~3天脐部发炎,5~6天后开始发病,2~3周龄是雏鸡白痢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病雏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怕冷聚堆、缩颈垂翅、羽毛松乱;呼吸困难、气喘,出现张口伸颈呼吸;排灰白色稀粪便,肛门周围被石灰样粪便沾污,甚至堵塞。
②育成鸡。地面上平养的鸡群较网上或育雏笼饲养鸡群的发病率高。发病后精神、食欲较差。鸡冠发育不好,颜面苍白贫血;最明显的是腹泻,排颜色不一的粪便;有的病鸡突然死亡,而且鸡群中患病鸡死亡不断,数量不一,不见死亡高峰期,病程可长达20~30天。
③成年鸡。鸡冠苍白、萎缩,间或出现腹泻;个别严重感染的鸡可能出现卵黄性腹膜炎。通常,成年鸡感染沙门氏菌后,可在鸡群中流行很长时间,但白痢症状不明显,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影响鸡受精率、产蛋率及孵化率。
【病理变化】
①雏鸡。部分急性病死雏鸡没有明显病理变化。肝脏肿大、充血、出血;脾脏、肾脏肿大,充血;胆囊扩张,充满较多胆汁;部分可见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吸收不良,内容物呈黄色稀薄液体,病情严重者卵黄破裂;肠道呈卡他性炎症,盲肠膨胀,内有干酪样结节,输尿管中有尿酸盐沉积。
②育成鸡。病变出现率最高的是肝脏、脾脏出血、肿大、坏死,个别病例的肝脏是正常肝脏的数倍,质地极脆,一触即破,易发生肝破裂;心包增厚,心肌可见有数量不等的黄色坏死灶;腹腔内有血样积水。
③成年鸡。成年鸡常为慢性带菌鸡,母鸡主要的病变在卵巢,表现为卵巢发育不良或变形、变色;有的患病鸡卵泡内容物呈水样或呈浓汤状;由于输卵管变形,卵泡破裂后可造成输卵管阻塞、卵黄性腹膜炎和输卵管膨大。公鸡的病变主要是睾丸极度萎缩,输精管管腔增大,充满稠密的均质渗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