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葡萄球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有哪些?如何防治?
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其他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人畜共患病。鸡感染葡萄球菌后,临诊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状、关节炎、雏鸡脐炎、皮肤坏死和骨膜炎等。创伤是本病主要的传染途径,但也可能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
【症状】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①急性败血型。多见于雏鸡和育成鸡。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鸡表现为胸、腹、背大片脱毛或用手一抹即脱落;有的病鸡在头颈、翅膀背侧和腹面、翅尖、尾、脸、背和腿等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和炎性坏死,局部干燥,结痂。全身症状表现有沉郁,发热,呆立,翅下垂,缩头闭眼,饮食减少或废绝;下痢,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
②慢性型。可分为关节炎型、脐炎型、眼炎型和肺炎型等。
关节炎型:表现为病鸡跛行、蹲伏、瘫痪或侧卧,足、翅关节发炎肿胀,患部呈紫红色或紫黑色,有的化脓、破溃而形成黑色结痂。由于行走采食困难而逐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脐炎型:刚出壳的雏鸡因脐部闭合不全而感染葡萄球菌,脐孔发炎肿大,腹部膨大,局部质硬呈黄红色或紫黑色,眼半闭而无神,俗称大肚脐。该病病程短,死亡率高,病鸡一般在2~5天内死亡。
眼炎型:初期病鸡以眼结膜炎为主,一侧或两侧结膜发炎,红肿,流出黄色的脓性黏液,上下眼睑黏合,失明,眼突出,后期眼球下凹干缩。本病占慢性型病例病鸡的30%左右。
肺炎型:病鸡主要表现为全身症状及呼吸障碍。
【解剖病理变化】
①急性败血型。解剖可见胸肌水肿,有出血斑或条纹状出血;心包积液,呈黄红色半透明,心冠状沟脂肪及心外膜偶见出血;胸腹部甚至腿内侧见有散在出血斑点或条纹,特别是胸骨柄处肌肉有弥散性出血斑或出血条纹,病程久者还可见轻度坏死;肝脏肿大,呈淡紫红色,有花纹样变化,病程稍长的病例,肝脏上还可见数量不等的白色坏死点;脾脏肿大,紫红色,有白色坏死点;胸腹部皮下呈出血性胶样浸润。
②关节炎型。可见关节炎和滑膜炎;某些关节肿大,滑膜增厚,充血或出血,关节囊内有浆液,或有浆性纤维素渗出物。病程较长的慢性病例,后期变成干酪样性坏死,甚至关节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及畸形。
③眼炎型。常呈单侧性上下眼睑肿胀、闭眼,有脓性分泌物粘连,用手分开时,则见眼结膜红肿,眼内有多量分泌物,并见有肉芽肿;有的头部肿大,眼睛失明。病鸡常因饥饿、衰竭而死。
④脐炎型。脐部肿大,呈紫红或紫黑色,有暗红色或黄红色液体,时间稍久则为脓样干涸坏死物;肝脏有出血点;卵黄吸收不良,呈黄红或黑灰色,有液体状或内混絮状物。
⑤肺炎型。肺部以瘀血、水肿和肺实变为特征;甚至见到黑紫色坏疽样病变。
【防治措施】
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防治本病要做好经常性预防工作。
①加强饲养管理。喂给鸡群合理搭配的饲料,确保鸡群健康体质和抗病能力;严格执行环境卫生消毒程序,减少和消除传染源,降低感染机会;消除饲养环境的尖锐物品,以减少外伤的发生;同时注意种蛋、孵化器、出雏机孵化过程中涉及事物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以防葡萄球菌感染鸡胚和雏鸡。
②药物治疗。鸡群一旦发病,需要及时治疗。常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因而药物防治效果常常不稳定不可靠。建议有条件的鸡场最好在发病后尽早分离出病原菌做药敏实验,以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如无此条件,首选药物为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肌内注射3000单位/只,卡那霉素肌内注射10000国际单位/只,每天1次,连用3天。也可用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按0.2%的比例加入饲料中喂服,连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