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鸡新城疫疫苗有哪几种?如何使用?
新城疫病毒因其感染的广泛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动物法定必报传染病,世界各国对该病的发生和流行都采取极为严格的防控措施。目前,我国普遍采用新城疫活疫苗和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预防免疫,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该病的大规模流行。
(1)新城疫中等毒力的活苗 包括H株、Roakin株、Mukteswar株和Komorov株等,我国主要使用Mukteswar株(即I系)。
Ⅰ系疫苗主要应用于有基础免疫的鸡群作加强免疫,如用于经过两次弱毒力的疫苗免疫后的鸡或2月龄以上的鸡。Ⅰ系疫苗多采用肌内注射或刺种方法接种,也可采用饮水和气雾免疫。本疫苗的优点是:产生免疫力快(3~4天),免疫期长(1年以上),保护力强。在发病地区常用来做紧急预防接种。因为Ⅰ系疫苗使用后存在毒力返强和散毒的危险性,所以应慎用。且Ⅰ系疫苗注射后应激反应较大,尤其对产蛋高峰鸡群有一定影响;出口肉用鸡严禁使用。
(2)新城疫弱毒力的活苗 Ⅱ系(LaSota株)、Ⅲ系、Ⅳ系疫苗和V4苗都是属于弱毒力的活苗,大小鸡均可使用,多适用于初生雏鸡。
①Ⅱ系疫苗。适用于各种年龄鸡只的免疫,特别是雏鸡免疫,接种后6~9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3个月。本疫苗可用滴鼻、点眼、饮水、气雾等方法免疫。Ⅱ系疫苗免疫原性较差,不能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保护力不强,如遇强毒感染,对鸡群不能完全保护。据报道,在新城疫病毒强毒流行的地区,1月龄雏鸡用Ⅱ系疫苗免疫其保护率仅为10%。
②Ⅲ系疫苗。其特点与Ⅱ系相似,主要用于雏鸡免疫,其免疫途径为滴鼻、点眼、饮水、气雾和肌内注射,但可引起一过性的轻微呼吸道症状。
③Ⅳ系疫苗。毒力较Ⅱ系和Ⅲ系强,适用于各种年龄鸡只的免疫,目前广泛应用于雏鸡免疫。通常采用滴鼻、点眼、饮水方式免疫,也可用作气雾免疫。由于其本身仍有一定的病原性,首免不宜采用气雾免疫,否则会导致上呼吸道敏感细胞的病理损伤,增加病原菌的继发感染。
④V4疫苗(耐高温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耐热性,可常温保存。V4疫苗可以通过饮水、滴鼻、肌内注射等方式免疫。V4疫苗还具有自然传播性,能通过自然途径免疫;在鸡群中迅速传播,产生的血清抗体较高,具备抵抗强毒攻击的能力,是防制新城疫的理想弱毒株。V4疫苗因使用效果较好,使用安全方便,目前在国外广泛应用,但国内应用相对较少。
(3)克隆株疫苗 目前市售的主要有进口的Clone-30、N-29和国产的Clone-83、N-88等几种,其中Clone-30应用较广。Clone-30苗属于弱毒力疫苗,可用于1日龄雏鸡免疫,不受母源抗体干扰。一般进行滴鼻、点眼、肌内注射,但抗体水平维持时间较短,在20日龄左右需进行二免。
(4)灭活疫苗 目前以油乳剂灭活苗的应用较多。一般接种后10~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滴度高于活疫苗且维持时间长。由于油乳剂灭活苗成本较高,必须通过注射方法(皮下或肌内注射)免疫接种,故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但其可以在常温下运输和保存,且安全可靠,免疫期长,目前应用越来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