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曲霉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有哪些?如何防治?
鸡曲霉菌病又称育雏室肺炎、鸡霉菌性肺炎,是由曲霉菌引起的一种以幼鸡发病为主的真菌病。主要特征是急性爆发,死亡率高,侵害鸡的肺脏和气囊,引起广泛性炎症和形成霉菌性小结节。成年鸡一般为零星散发,且为慢性。
【流行特点】
曲霉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污染的垫草、土壤、空气、饮水、饲料等是该病的主要传染媒介。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将孢子吸入气管内,引起肺脏和气囊的感染;也可通过眼睛和孵化期间曲霉菌穿透蛋壳感染。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在夏秋阴雨季节最易发生。主要发生于1~4周龄的幼雏,特别是20日龄以下的雏鸡,多呈急性暴发和群发,4~9日龄雏鸡最易发生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随着日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减小,3周龄以上的雏鸡发病基本不出现死亡,成年鸡多呈散发、慢性经过。
【症状】
急性病例多出现于雏鸡,表现为嗜睡,对外界反应淡漠,精神不振,逐渐消瘦,羽毛蓬乱,两翅下垂,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水量增加;随着病程发展,呼吸困难,常伸颈张口吸气,细听有气管啰音,有时摇头,连续打喷嚏;病程后期发生腹泻,冠髯发绀,精神萎靡,闭目昏睡,最后窒息死亡。有些雏鸡发生曲霉菌性眼炎,造成眼睑鼓起;有些鸡的眼角膜中央形成溃疡。
【病理变化】
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肺脏、气囊和胸腹腔生成一种从针头至小米粒大的结节,有时可以互相融合成大的团块,结节呈灰白或淡黄色,柔软有弹性,内容物为干酪样。有时在肺脏、气囊、气管或腹腔内可以看到成团的褐色霉菌斑。
【防治措施】
①育雏室、孵化器及孵化厅应注意通风换气和卫生消毒,保持室内干燥、清洁。雏鸡进入之前,应彻底清扫、消毒。消毒可用甲醛熏蒸法,或用0.4%的过氧乙酸或5%的苯酚喷雾后密闭数小时,经通风后使用。
②育雏期间每天室内温差不要过大,应逐步合理降温。在南方梅雨温暖季节育雏,要特别注意防止垫料和饲料发霉。雏鸡的垫料要经常翻晒,以防止霉菌生长繁殖。
③发生疫情时,迅速查明原因,并立即排除,同时进行环境、用具等的消毒工作。
④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用制霉菌素防治本病有一定效果,剂量为每次每100只雏鸡用50万国际单位,每日2次,连用2~4天。用1∶2000的硫酸铜或0.5%~1%的碘化钾饮水,连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