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采集、保存和送检鸡细菌病及病毒病的病料?

11 如何采集、保存和送检鸡细菌病及病毒病的病料?

采集、保存和运送检测样品是诊断检测工作开展的首要内容,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关系极大。

(1)病料的采集 病料采集时遵循无菌、适时、适量、典型、合理的原则。

①采集病料时,应挑选全群具有代表性、发病症状明显的活鸡或刚死的病鸡。送检的数量一般为1月龄以内的6~8只,2月龄左右的5只,成年鸡3只。

②如果要选取某些器官和组织作为病料,取材部位应根据疾病的特点,采集含病原较多的或者是有特征性病理变化的器官和组织。如怀疑为鸡新城疫时,应采集脑组织送检;怀疑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时,应采集法氏囊送检;怀疑为鸡霍乱时,应采集肝、脾和心血等组织送检。

③取材的时间要尽可能早。鸡死亡过久会影响检验结果,甚至会发生误诊。取材时间应保证在鸡死后6h内进行。

④取材要无菌操作。取材的器械、装病料的容器要彻底消毒,一种病料放在一个容器里。采取实质性器官时,打开颅腔、胸腔、腹腔后应立即采取,然后再检查病变,以防病料被污染。采集的病料组织块可适当大些,以便送化验室后,可从病料内部挑取无污染的病料供病原学检查。

(2)病料的保存 若要保证实验室诊断得出的结果正确,除恰当地采集病料外,还要使病料保持新鲜或接近新鲜状态。

①细菌性病料的保存。用于细菌检验的材料,通过无菌操作采取疑似病变器官标本后,可放在低温下保存,一般以2~8℃为宜,切忌冷冻;有污染可能时,应将病料放在盛有已灭菌的30%的甘油缓冲盐水或饱和盐水的容器中,加塞封固。

②病毒性病料的保存。通常将病料放入盛有50%的甘油缓冲液中,加塞封固。

③血清学诊断病料的保存。血清可放在灭菌玻璃瓶或青霉素小瓶中,置于4℃保存,不要反复冻融。为了防腐,每毫升血清中可加入5%的碳酸溶液1~2滴,或者加1/10000的叠氮钠防腐。

④病理学诊断病料的保存。将采集的病变器官立即浸入10%的甲醛溶液中固定,也可用95%的酒精固定。保存液的量以浸没脏器块为宜。如用10%的甲醛固定,应在24h后更换新鲜溶液1次。严冬季节为防组织块冻结,在送检时可将上述固定好的组织块取出保存于甘油和10%的甲醛溶液的等量混合液中。

(3)病料的送检 病料要安全、迅速地送到兽医检验部门,最好要有专人运送。

①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运送整鸡尸体。运送时用浸透消毒液的布包好,装入塑料袋中运送;如果需要长途运输,可将整个尸体放入冰箱冰冻过夜。

②装在容器中的病料应先密封,然后装入冰桶或冰袋中运送。

③运送的病料必须标明送检单位、地址、送检病料的品种、性别、日龄、种类、数量、死亡日期、送检日期、检验目的、送检者姓名,并附临床病例摘要(发病时间、死亡情况、症状、产蛋及饮食情况、免疫和用药情况等)。

④运送病料时一定注意病料要低温保存。供病毒学检验的样品,数小时内能送到实验室的,只作冷藏处理,超过数小时才能送到实验室的要冷冻处理,可将样品放入-30℃冰箱内冻结后再装入有大小冰块或干冰的冷藏瓶(箱)内运送,也可将装入样品的容器放入隔热保温瓶内,再放入冰块,然后每100g冰块加入食盐约35g后,立即将隔热保温瓶瓶口塞紧,瓶内温度可达到零下十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