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诊鸡细菌病?

13 如何确诊鸡细菌病?

无菌采集病料,可直接涂片并采用最合适的染色方法进行染色镜检,通过染色结果可进一步缩小病原范围;病料经预处理后根据不同病原的生长条件(如温度、厌氧、CO2等)采取相应的培养条件,选择相应的固体培养基,将与可疑种类病原培养特性相一致的单个菌落移植于固体培养基斜面上可获得纯培养物,通过病原菌鉴定可最后确诊。

(1)细菌培养特性鉴定 不同病原菌在相应的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上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如菌落形态、大小、颜色以及在血平板上是否有溶血性等;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以后是否出现混浊、沉淀、菌膜现象等;半固体穿刺培养是否有向外扩散生长的现象等。

(2)细菌的染色镜检形态观察 病原菌经染色后可观察其形态、大小、排列、着色以及是否形成芽孢、荚膜等。

(3)细菌生化特性鉴定 利用各种细菌具有的独特酶系统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不同代谢产物的生化特点,通过生化反应将各种细菌区分开。包括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各种酶类试验及抑菌试验。

(4)细菌抗原性鉴定 不同的菌株其抗原成分不一样,主要有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荚膜抗原(K)等,因此抗原鉴定是细菌鉴定的特异方法,可用于细菌的定属、定种、定群、定型。现在一般采用细菌血清凝集试验进行抗原性鉴定。

(5)动物致病性试验 通过病原的分离与以上各方面的鉴定工作,并不能保证分离鉴定的病原是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因此还应进行分离病原的病原性鉴定,即通过敏感动物实验来检验其致病力,如复制出了与发生病例一样的症状,则可确诊该病是由所分离到的细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