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鸡白血病?

134 如何防治鸡白血病?

鸡白血病虽然感染率很高且危害严重,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商品化疫苗应用于生产,尤其是病毒各型间交叉免疫力很低,雏鸡又易出现免疫耐受,对疫苗不产生免疫应答,故只能被动地进行防御。

①严格控制种源质量。白血病的控制主要通过种群的净化实现。通过原种鸡场的自我净化,严格监控弱毒疫苗中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的污染,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选择禽白血病病毒洁净度好的种源。严格控制横向传播,特别是孵化室传播。

②做好日常免疫工作。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呼肠孤病毒病、球虫病等,都能引起免疫抑制,降低机体对禽白血病病毒的抵抗力,引发鸡白血病。因此,生产上需要重视这些疾病的免疫工作,及时注射疫苗或投喂预防性药物。

③严格消毒。禽白血病病毒的抵抗力不强,尤其不耐高温,50℃经8min或60℃经42s即可迅速失去活性,病毒对脂溶剂和去污剂敏感。因此,日常管理要重视消毒环节,经常进行喷雾消毒,及时处理粪便及其他污物,这是切断禽白血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④加强饲养管理。饲料中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等因素都可促进禽白血病的发生,因此,加强饲养管理,给鸡群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是预防禽白血病的基础。饲料原料要良好无污染;适当提高幼鸡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为种鸡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不良应激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在断喙、转群、饲料转换和免疫接种期间,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加喂电解多维,尽可能地降低鸡的应激反应。生产中适当使用免疫增强剂如黄芪多糖、香菇多糖、人参多糖、党参多糖等,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对禽白血病病毒的抵抗力。另外,将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如板蓝根、穿心莲、大青叶、鱼腥草、黄连、金银花、龙胆草、大蒜等,用于鸡群的日常保健,也会提高机体抵抗禽白血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