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衣原体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有哪些?如何防治?

162 鸡衣原体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有哪些?如何防治?

鸡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而引起鸡的一种传染病。多为亚临床感染,但会带病毒。鸡对本病的抵抗力较强,真正发生流行的不多,蛋鸡发生该病时以产蛋率下降和输卵管内充满无色的液体为特征。受感染的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健康鸡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伤口和交配等途径感染衣原体,其中,吸入有感染性的飞沫或尘埃是主要的感染途径。

症状

发病初期精神和食欲正常,个别鸡腹部膨胀,蹲伏于地,触摸腹部有弹性,轻拍腹部有水样波动感。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病鸡精神委顿,厌食,拉稀,排出黄绿色胶冻状粪便,消瘦,病鸡数量增多,鸡群的产蛋率下降。

病理变化

肝脏和肾脏萎缩、变小,有的病鸡气囊混浊;腹部皮肤变薄,剪开可见大量的无色无味、透明样腹水;输卵管扩张,管壁薄,充满大量液体,输卵管内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其中积聚有不同量的液体。其他器官无明显异常。

防治措施

①鸡舍设备环境的消毒和清洁以及不接触病菌是防止鸡发病的重要途径。鹦鹉热衣原体对表面活性剂如季铵盐类化合物和脂溶剂敏感,可以挑选这类消毒剂(如百毒杀)对已有发病鸡舍进行消毒。

②发现病鸡要及时隔离和治疗,加强检疫,杜绝引入传染源,控制感染动物,阻断传播途径。

③目前尚未有商品化的禽鹦鹉热衣原体疫苗上市,故防治工作主要依靠药物处理。鹦鹉热衣原体对青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泰乐菌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都较敏感,土霉素、恩诺沙星等也可交替用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