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咪唑在养鸡生产中的作用有哪些?

73 左旋咪唑在养鸡生产中的作用有哪些?

左旋咪唑是动物生产和兽医临床常用的广谱、高效、低毒、安全的咪唑骈噻唑类驱虫药。它除了具有驱虫功能,还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抑制肿瘤和促进生长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养鸡生产中。

(1)驱虫作用 左旋咪唑为人工合成的广谱驱虫药,对胃肠道70余种线虫及其幼虫有效。主要用于各种动物的蛔虫病、蛲虫病和线虫病等。左旋咪唑对鸡蛔虫、鸡异刺线虫、毛细线虫的成虫、幼虫及未成熟虫体均有良好的驱除效果。饮水给药,可将磷酸左旋咪唑片溶于饮水中,使鸡在12h内饮完。其水溶液保存12天药效不失,密封储存3个月药效保持稳定。

(2)免疫调节作用 左旋咪唑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活性,可加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左旋咪唑能增强鸡体液免疫应答反应,使抗胸腺依赖性抗原抗体滴度、抗非胸腺依赖性抗原抗体滴度均明显升高。

①新城疫免疫方面的应用。高母源抗体雏鸡首次免疫新城疫活疫苗前后,配合每千克体重应用10mg左旋咪唑,对前期血清抗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滴度无影响,但能延长抗体高峰水平的维持时间。新城疫疫苗二免前每千克体重应用10mg左旋咪唑,血清内抗新城疫病毒特异性抗体升高。有人在气雾免疫新城疫疫苗6天后,按每千克体重7mg口服左旋咪唑,发现在鸡血清中的唾液酶、溶菌酶含量明显比只接种疫苗的鸡高。新城疫Ⅱ系苗中加入左旋咪唑-葡聚糖微粒,不仅能够消除母源抗体对雏鸡的影响,而且能显著提高其免疫效果。

②马立克氏病疫苗方面的应用。疫苗免疫的同时应用左旋咪唑,可明显促进马立克氏病疫苗接种鸡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功能,用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增强,血清内抗马立克氏病病毒特异性的抗体水平升高。接种了马立克氏病疫苗的鸡,分别在接种的同时或接种后投予左旋咪唑,240天以上的存活率比对照组高。

③传染性法氏囊病方面的应用。雏鸡免疫前应用左旋咪唑,7~14天后即表现出鸡法氏囊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且左旋咪唑还具有拮抗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对新城疫疫苗免疫干扰的作用。用左旋咪唑处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可促进其增重,恢复脾及法氏囊免疫活性细胞,用于健康鸡也可增加法氏囊质量指数及脾质量。

(3)抗应激、促生长作用 动物处于应激条件下,如营养缺乏、热(冷)应激、运输应激、捕捉应激及疾病发生等情况,会造成的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免疫抑制。而左旋咪唑能诱导机体产生各种淋巴因子,清除自由基,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在仔鸡日粮中添加30mg/kg的左旋咪唑可明显提高5%~8%的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