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组织滴虫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有哪些?如何防治?
鸡组织滴虫病又叫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寄生于鸡肝脏和盲肠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本病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症状。主要传播方式是以盲肠内的异刺线虫虫卵为媒介,通过消化道感染发病,主要感染雏鸡,成鸡多为隐性感染。多发生于高温、潮湿、多雨的夏季。
【症状】
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消失;畏寒、打堆;羽毛蓬乱、无光泽,双翅下垂、身体蜷缩;下痢,排淡黄色或浅绿色粪便,严重者粪便带有血丝,甚至大量便血。后期病鸡头部皮肤和冠髯呈紫色或暗黑色,消瘦、贫血直至死亡,因此又称黑头病。
【病理变化】
主要在肝脏与盲肠。肝脏肿大、色泽变淡,表面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黄色溃疡、坏死病灶,少数看上去有些凹陷,形若蝴蝶状。病鸡一侧或两侧盲肠肿大,外观似腊肠样,腔内充满坚硬的干酪样栓塞物;有的盲肠形成溃疡直至穿孔,引起腹膜炎。
【防治措施】
该病的控制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
①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定期对鸡的饲养场地清扫消毒;用具尽量减少污染,保持鸡舍干燥通风;有条件的应采用笼养方式,避免鸡直接接触土地面,场地最好为水泥地,栖息架用铁线网,粪便落下后便于用水冲走,可大大降低组织滴虫的发病概率;成年鸡与雏鸡分开饲养,成年鸡定期驱除异刺线虫。
②药物治疗。
二甲硝基咪唑:按每天每千克体重40~50mg投药,如为片剂、胶囊剂可直接投喂;如为粉剂可混料,连续3~5天,之后剂量改为每千克体重25~30mg,连喂2周。
甲硝唑:饮水,按0.05%的剂量溶解,连用7天,停药3天后再用7天;混料,按250mg/kg拌料,连用10~15天。
其他药物:为防止因病鸡抵抗力差产生继发性细菌感染,适当配合使用抗生素;同时喂给胃蛋白酶及食母生片、维生素C、B、A;饮水时可加入适量的糖盐水,以促进鸡的消化功能恢复,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病鸡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