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可分为哪几类?

36 消毒可分为哪几类?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病原微生物或使其失去活性,借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

(1)按照消毒目的分为预防性消毒和控制性消毒

预防性消毒是指在动物健康状态下,为预防动物被病原微生物侵染,对动物本身、环境、场所等进行的消毒;控制性消毒是指在动物已经发病或面临烈性传染病的威胁时进行的消毒,可分为紧急消毒和终末消毒两种。紧急消毒是指在疫情发生期间,对疫点、疫区的鸡、排泄物及污染的场所、用具和物品等及时消毒,防止疫情扩大;终末消毒是指发生传染病后,当全部鸡痊愈或最后一只患鸡死亡后,在疫区解除封锁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而进行全面彻底的大消毒。消毒对象包括:鸡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经过的道路、停留过的场地、圈舍、污染的用具、饲槽、水盆;鸡产品及病尸;运输疫鸡的车船等交通工具;工作人员衣帽、手套、胶靴;疫情检验的实验设备等。

(2)按照消毒效果分为高效消毒、中效消毒和低效消毒

高效消毒是指使用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等)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中效消毒是指使用中效消毒剂(如含碘类、醇类、酚类消毒剂等)可以杀灭除细菌芽孢外的各种微生物;低效消毒是指使用低效消毒剂(如新洁尔灭等)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等,不能杀灭真菌和部分病毒。

(3)按照消毒方法分为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和生物学消毒法

①物理消毒法。是指利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主要包括自然净化、机械除菌、热力消毒灭菌、电离辐射消毒、紫外线消毒、微波消毒、超声波消毒、等离子灭菌、过滤除菌等。

②化学消毒法。利用化学消毒药影响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组成、形态、生理活动从而达到抑菌和杀菌的目的。

③生物学消毒法。对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粪便、粪污水、垃圾等进行堆积发酵,利用微生物在发酵过程所产生的热量而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

【提示】 在实践生产中应该根据畜禽饲养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不同环节、不同目的、不同对象,同时或交替使用以上两种或几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