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鸡群免疫后仍发生鸡新城疫?

101 为什么有的鸡群免疫后仍发生鸡新城疫?

目前,鸡新城疫无特效治疗药物,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是防止该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但在实际生产中,常有一些养鸡户的鸡群免疫后仍发生新城疫,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这是因为在新城疫免疫过程中忽视了某些因素与免疫操作不严谨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未把握新城疫疫苗种类、质量及使用方法

①新城疫疫苗因种类不同,其应用对象、免疫时间和免疫效果等方面均有不同。如新城疫Ⅰ系疫苗,雏鸡应用后常引起较重的反应,因此常用于2月龄以上的鸡或已经过两次弱毒疫苗免疫的鸡,而Ⅱ系疫苗和Ⅳ系疫苗一般用于2月龄以下的鸡。如对这一情况不了解而乱用时,则有可能造成日龄较小的鸡产生较强反应而死亡,而日龄较大的鸡不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力来抵抗强毒感染。

②疫苗因保存不当、污染、发霉、过期失效等也可导致新城疫免疫效果差或无效。如新城疫Ⅰ系、Ⅱ系、Ⅳ系疫苗均为活毒冻干苗,应冷冻保存,且有一定保存期,常温下稀释后只能存活1~2h,有的养鸡户购回疫苗后不立即使用或稀释后不在2h内用完,又无冷藏条件,造成疫苗失效。

③免疫方法选用不当。不同种类的新城疫疫苗其使用方法不同,如Ⅳ系疫苗若通过饮水进入鸡腺胃,则病毒迅速死亡,影响免疫效果。只有通过滴鼻、点眼或饮水时溅入鼻孔并与咽部周围的上呼吸黏膜接触,才能被机体吸收,产生免疫应答。新城疫Ⅰ系中等毒力的活苗,饮水免疫易造成散毒,所以常采用肌内注射或刺种方法免疫。疫苗免疫需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操作,免疫时避免稀释不匀、用量过多或不足、漏免等现象的发生。个体免疫时,选用皮下或肌内注射比点眼、滴鼻好;群体免疫时,选用气雾免疫法比饮水免疫好。

(2)免疫接种时间不当

①母源抗体影响。母鸡产蛋前进行新城疫疫苗强化免疫后,其后代雏鸡在10~14日龄时接种新城疫疫苗能起到较好效果;若母鸡产蛋前未进行新城疫疫苗强化免疫,则雏鸡免疫时间宜选择在3~4日龄时。有条件时可以测定雏鸡体的抗体滴度来确定首免日龄。

②免疫间隔时间。鸡群对特定病原的免疫有一定期限,鸡新城疫Ⅱ系疫苗和Ⅳ系疫苗的免疫期通常为1个月,而新城疫Ⅰ系疫苗的免疫期通常为6个月,任意延长免疫间隔时间或减少免疫次数,都起不到较好的免疫效果。

(3)其他因素影响

①疫苗或药物。据报道,雏鸡接种法氏囊疫苗后,7日内连续接种新城疫疫苗,则将抑制新城疫抗体的产生;另外新城疫免疫前后,特别是接种弱毒苗时,给鸡群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也会影响免疫效果。

②疫病影响。鸡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新城疫等疫病或鸡食用含有黄曲霉等毒素的饲料时,都可以使鸡的抵抗力降低,抑制其免疫系统产生作用,导致免疫效果降低。

③饲养环境与营养状况。当鸡群饲养管理不善、环境卫生差或饲料营养缺乏,以及受到高温、寒冷、饥饿、噪声、缺水等应激条件刺激,体质较弱,鸡体消耗增大等情况时,如果进行新城疫免疫接种,会加重其疫苗反应,进而影响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