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念珠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有哪些?如何防治?
2025年09月26日
164 鸡念珠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有哪些?如何防治?
鸡念珠菌病又称软嗉症、鹅口疮、酸臭嗉囊病、禽消化道真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鸡只吃了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或与被污染的环境接触都能感染发病。恶劣的环境卫生、霉变饲料、维生素缺乏、高密度饲养及饲养管理差等,均可诱发本病,潮湿阴雨天气更易发生,在我国南方的雨季较常见。幼龄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成年鸡高。
【症状】
2月龄内的雏鸡易感染,羽毛生长不良、松乱、无光泽,绒毛稀少,皮肤粗糙,鸡冠颜色变暗、嗉囊积食、触摸松软,稍加压力即可见酸败的液体或气体流出;下痢、消瘦,发育不良,不愿走动,喜饮水,厌食。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发生于口腔、咽喉、食道、嗉囊与腺胃。其中以嗉囊的病变最明显,嗉囊壁增厚,有灰白色斑块状伪膜覆盖,呈典型的“毛巾样”;偶见腺胃表面黏膜肿胀、出血;肾脏肿大呈苍白色。
【防治措施】
①本病的传播途径是由发霉变质的饲料、垫料或污染的饮水等在鸡群中传播,因此不能用霉变饲料与垫料。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减少应激因素,加强饲养管理,可有效防止发病。潮湿雨季,在鸡的饮水中加入0.02%的结晶紫或在饲料中加入0.1%的赤霉素,每星期喂2次可有效预防本病。
②种蛋孵化前要彻底消毒。用3%~5%的来苏儿溶液对鸡舍、垫料进行消毒,可有效地杀死该菌。
③药物治疗。
制霉菌素:每只鸡每次用药20万国际单位,每天2次混饲,连用5~7天。
克霉唑:每只鸡每次用药0.01g,每天2次混饲,连用3~5天。
硫酸铜:按0.05%~0.07%的比例自由饮水,每天2次,连用3~5天;
大蒜:饲喂1~2g/只,每天2次;或将大蒜切碎按20g/kg拌料饲喂,连喂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