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啄癖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治?

225 鸡啄癖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治?

鸡啄癖症是鸡在某种诱因的作用下单向或相互啄食对方或异物的一种极为复杂的综合征,包括啄羽、啄肛、啄尾、啄趾、啄蛋等恶习。啄癖可发生于鸡的任何年龄段和任何饲养方式,尤以雏鸡和笼养群饲为甚。轻者啄伤翅膀、尾基,造成流血伤残,影响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重者啄穿腹腔,拉出内脏而致死。因此,搞好啄癖的防治,对养鸡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原因

啄癖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包括环境、日粮、激素及疾病等因素。

①环境因素。鸡舍潮湿,温度过高,造成鸡体内热量散失受阻,而使鸡烦躁不安,也会导致舍内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含量过多,破坏了鸡的生理平衡;光线太强,尤其是产蛋期,强光会使蛋鸡肛门紧缩,而使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出血;饲养密度过大,料槽、水槽数量不够,造成鸡只互相拥挤;寄生虫侵扰;限制饲喂,垫料不足。

②营养因素。日粮营养不全,蛋白质含量不足,氨基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太低,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食盐不足,玉米超量等。全价日粮颗粒料比粉料更易引起,笼养比平养更易引起。

③激素因素。即将开产的母鸡体内雌激素和黄体酮含量升高,公鸡雄激素升高,都是使啄癖发生增强的因素。

④疾病因素。患有传染性法氏囊炎、大肠杆菌病、白痢的鸡,早期症状往往表现为肛周脏乱,由自啄清理引发互啄;鸡感染体表寄生虫,如羽虱、螨、蜱等,寄生虫刺激机体引起皮炎,使鸡只不安而时时自啄,一旦自啄出血,会引发互啄;鸡因应激产双黄蛋、大蛋或初产而引起肛门破裂;鸡因病引起泄殖腔外翻;鸡因病引起输卵管下垂,都会诱发啄癖;还有如马杜拉霉素轻度中毒、食入发霉饲料等,也会引起啄癖。

防治措施

①断喙。该方法尽管不能完全防止啄癖,但能减少发生率及减轻损伤。7~10日龄断喙效果较好,开产前再修喙1次。断喙务求精确,最好请专业人员来做,成功的断喙既可以防止啄癖又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

②加强通风换气,降低饲养密度,严格控制光照与温湿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为鸡只提供足够的空间,可减少啄癖发生的机会。光照时间严格按饲养管理规程给予,光照过强,鸡啄癖增多。育雏期光照控制不当,产蛋期易发生啄癖,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对于已形成啄癖的鸡群,可以将鸡舍内光线调暗或采用红色光照;也可将瓜藤类植物和青菜等放在鸡舍内任其啄食,以分散其注意力。避免环境不适而引起的拥挤堆叠、烦躁不安,以免导致啄癖增强。

③合理配合饲粮。饲料要多样化,搭配要合理。最好根据鸡的年龄和生理特点,给予全价日粮,保证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需要。在日粮中添加0.2%的氨基酸,能减少啄癖的发生;每天每只鸡补充约3g左右的生石膏粉,啄羽癖会很快消失;由于缺钙引起的啄癖,可以在日粮中添加1.5%~2%的食盐,连续喂3~4天即可。另外,要定时饲喂,最好用颗粒料替代粉状料,以减少浪费,且能有效防止因饥饿引起的啄癖。

④补喂砂砾,提高消化率。可从河砂中选出坚硬、不易破碎的砂石,雏鸡用小米粒大小,成鸡用玉米粒大小,按日粮0.5%~1%掺入。

⑤定时驱虫。特别是驱除内外寄生虫,以免发生啄癖后难以治疗。

⑥隔离有啄癖鸡只。及时移走互啄倾向较强的鸡只,单独饲养,隔离被啄鸡只,在被啄的部位涂抹甲紫,黄连素等苦味强烈的消炎药物。为了预防,也可用废机油涂于易被啄部位,用其难闻气味和不太好看的颜色使鸡失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