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血病的症状有哪些?
鸡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临床上发病的某些时期常见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异常增多,又俗称为白血病。白血病病毒可造成淋巴器官的萎缩或再生障碍,导致免疫失败。禽白血病临床多表现为慢性经过,虽然病死率不高,但对生产力的破坏却相当严重,尤其对肉种鸡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视。禽白血病包括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瘤病、骨硬化病、血管瘤等多种类型,症状各有侧重。
①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这是禽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在性成熟期发病率最高。病鸡没有明显的特征性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顿,食欲不振或废绝,进行性消瘦,下痢,贫血,冠髯苍白、皱缩,偶尔可见发绀,病鸡停止产蛋;腹部常明显膨大,用手按压可触摸到肿大的肝脏,最后多衰竭死亡。剖检可见肝脏质地变脆并呈大理石样外观,且明显肿大,可充满整个腹腔,故也称为大肝病(彩图42);脾脏、肾脏肿大1~2倍(彩图43、彩图44)。
②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此类型的白血病较少见,通常发生于高产鸡。临床上常分为两种类型,即增生型和贫血型,增生型相对多见,贫血型少见。两种病型的早期症状相似,表现为全身衰弱,嗜睡,鸡冠、肉髯稍苍白或发绀,病鸡消瘦、下痢,毛囊出血,病程从几天到几个月。
③成髓细胞性白血病。此类型的白血病很少自然发生,临床较为罕见。临床表现为嗜睡、贫血、消瘦、毛囊出血,病程比其他型稍长些。
④骨髓细胞瘤病。此类型的白血病极为少见。其全身症状与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相似,由于骨髓细胞大量生长,导致增生部位的骨骼异常突起,临床多见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胸骨后部、下颌骨以及鼻腔的软骨等处骨骼突出。
⑤骨硬化病。也叫骨石化症,病鸡表现为发育不良,冠髯苍白,行走拘谨或跛行,长骨增粗,触摸有温热感,晚期病鸡胫骨呈特征性的“长靴”样外观。
⑥血管瘤。见于皮肤或内脏表面,血管腔高度扩大形成“血疱”,通常单个发生,“血疱”破裂后,可使病禽严重失血而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