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检测
2018年9月15日,人社部印发《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向社会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该目录共计140项职业资格。
人社部表示,国家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将职业资格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实行清单式管理,目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目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人社部还指出,建立公开、科学、规范的职业资格目录,有利于明确政府管理的职业资格范围,解决职业资格过多过滥问题,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有利于进一步清理违规考试、鉴定、培训、发证等活动,减轻人才负担。
在140项职业资格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9项,含准入类36项,水平评价类23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81项,含准入类5项,水平评价类76项。
可见,准入类职业资格共有41项,意味着这类职业需要“持证上岗”,包括教师资格、法律职业资格、注册会计师、拍卖师、医生资格、护士执业资格、新闻记者职业资格、焊工、房地产估价师、会计从业资格等。
职业分析清单
(一)工作性质
1.工作为什么会存在,这一职业所满足的需要,此工作的目的
2.所履行的工作职能、工作中主要的职责和责任
3.该职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
4.该职业中的专业细分
5.该职业所使用的设备、工具、机器和其他辅助物品
(二)所需的教育、培训和经验
1.准备进入该职业所要求的(或有用的)大学或高中课程
2.进入该行业所需的工作经验
3.教育、培训或工作的地点
4.获得必要的教育背景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5.由雇主所提供的在职培训
(三)要求的个人资历、技能和能力
1.一个人要进入该行业所需的能力、技能或能力倾向
2.职业对体力的要求(举起重物、长时间站立)
3.其他的身体要求(良好的视力与听力等)
4.特殊的品质或气质(能在压力下工作,精确、敢于冒险、有逻辑、能做重复任务)
5.需要达到的标准(一分钟至少打60个字)
6.执照、证书或者其他法律上的要求
7.必须或有益的特殊要求(懂得一门外语)
(四)收入、薪酬范围或福利
1.所赚的钱(起薪、平均工资和最高薪酬;由于所在地区不同而有所不同)
2.通常提供的福利(退休金、保险、假期、病假等)
(五)工作条件
1.物质条件和安全(办公室、工厂、户外、噪音、温度)
2.工作时间安排(小时、白天或黑夜、加班、季节性工作)
3.需要工作者自备的设备、物品和工具
4.参加工作的条件之一,要求具备的工会和职业协会的会员资格
5.该职业的监督或管理类型
6.雇主对着装的要求
7.在该职业中工作者可能遭受的歧视
(六)工作地点
1.工作组织的类型(公司、社会公共机构、代理机构、企业、雇佣此类工作者的行业;自我雇佣的机会)
2.职业存在的地理位置(全国性的、或只存在于某个特定地区或城市)
(七)该职业中典型人群的人格特征
1.支配该职业环境的人或该行业中大多数人的人格特征
2.年龄范围,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少数民族工作者的数量
(八)就业和发展前景
1.进入该行业的通常方法
2.在地方和全国范围内的就业趋势
3.提升的机会,职业阶梯(你从哪里开始,能到达什么位置)
4.在完成培训和教育之后得到雇佣所需的平均时间
5.被提升到一个较高职位所需的平均时间
6.该行业中工作的稳定性
(九)个人满意度
1.该职业所体现的价值(高收入、成就、安全感、独立性、创造性、休闲和家庭生活的时间、变化性、帮助他人、社会声望、认可)
2.他人和社会对于该职业的地位的看法:关于这种职业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资料来源:百度搜索,http://www.wendangku.net/doc/d9ec681552d380eb62946d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