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启示

职场启示

HR是这样筛选简历的[3]

应聘简历可能是你进行自我推销的最重要文件,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是否可以被邀请参加面试。通常HR筛选简历都会分5个步骤进行,最后一个步骤才会把最心仪的简历筛选出来。

步骤一:求职意向是否匹配岗位

HR根据公司岗位要求对简历快速地扫描,对简历上的求职意向(包括期望月薪、工作地点、目标职位)和基本的情况(学历、工作经历、技能水平)等进行了解,达不到岗位要求的就Pass掉。

所以,建议仔细阅读招聘信息,求职意向一定要明确,并与招聘岗位匹配。

步骤二:工作经历是否达到要求

如果没有要求工作经验的职位,HR就不会那么注重这一点,但是如果岗位要求是有N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的,求职者不符合这个要求的要及时Pass掉。有的人有工作经历,但是那段经历与现在的职位是毫无关联的也要慎重考虑,行业不可以跨度太大。

在简历中列举一些量化的工作成效。量化工作业绩时,首先要列出你在所从事的每项工作中所取得的一项或多项成就,然后对你的工作成果进行简要描述,雇主们寻觅的是能够提高利润、降低成本和解决问题的人选。百分比或金额数据等具体信息能令你以往取得的成绩变得更真实、更能打动人。

综上所述,简历毕业生对自己实习实训经历描述到位,比如,自××年×月开始在某企业实习×岗位,团队采用了我的营销方案,连续6个月,在预算支出没有增加情况下,团队每个成员努力付出,每月销售额由原来100万元左右快速增长至265万元。这样的真实描述,HR一定会感兴趣。

步骤三:是否有过成功的经历

很多HR看简历都会特别注重求职者是否有成功的经历的,如果你把你的成功经历写在简历上那么你的优势一定会比较明显。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写一些虚话,要用实际的数据去说话,让HR看到实际的成果。如果你的成功案例足够吸引HR的话那么你一定会得到面试机会。

步骤四:是否有岗位匹配的熟练技能

有很多人都会在简历上写上自己会的技能,获得的相关证书。但是HR不会关心你会的技能有多少,只关心你是否熟练与岗位匹配的技能,所以我们在简历上必须要着重写上与岗位相匹配的技能,并且要注明是熟练该项技能。

步骤五:简历细节是否规范

一个人是否是认真的人从简历的细节就能够看出来,聪明的HR都是善于在简历上找茬的。所以你想要赢得HR的赏识,就必须要在简历的制作上下功夫。简历版面非常乱、错别字多,而且没有逻辑性的一般都会不受欢迎。

另外HR会看你是否有空白期,你如果没有注明你的空白期在做什么就会引起他的猜疑。对于跳槽比较频繁的HR会比较应聘者每次跳槽之后的职位,如果是逐步上升的那么表明这个人是在上升阶段,有上进心;但是如果每次换的工作职位都是一样的那么可以证明应聘者一直都没有提升自己。对于这类人,HR一般都不会太看好。

通过以上的五个步骤HR基本能够把求职者的具体情况了解清楚,对于符合要求和标准的求职者他们一般都比较感兴趣,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一般都不会获得面试的机会,所以大家在制作简历的时候必须要认真一点,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

链接

HR淘汰简历的六个原因

1.简历不注明应聘岗位名称

有的简历不注明应聘岗位名称,对于每天接收成百上千封简历的招聘人员,可能这样的简历一下就被刷掉了,因为没有明确应聘目标的简历,会让HR不好判断是否合适,由于时间紧,简历多,干脆直接就淘汰了。

2.简历与招聘岗位要求明显不符

有的简历呈现出来的工作经验与应聘岗位差异太大,也是瞬间被刷掉的对象,如企业招聘软件开发人员,求职简历里却呈现出做销售或客户开发的工作经历。曾经有HR收到过同时应聘三个岗位的简历,基本得出这样的结论:什么都能干的人,可能什么都干不好,因为这样的简历没有突出任何方面的技能或专长,自己对自身的发展不清楚,如无头的苍蝇乱撞,这样的人企业不会感兴趣的。当然,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求职心切,需要企业帮他们来定位,希望多获得一份机会,可以另当别论,但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人,出现这种情况是不应该的。

3.简历内容简单,凸显不了招聘岗位需要的内容

有的简历只是程序化地列出接受教育、参加工作的时间段,对涉及的实质内容则轻描淡写,让人无法了解其干过哪些工作,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经验、技能,这样的简历呈现出来的信息很有限,不会引起招聘人员的注意。除非,应聘的人员实在少,招聘人员会耐着性子,打电话具体询问一些情况或要求其详细填写应聘表。但是,对于急于得到工作的求职者,还是自己主动充实简历为好,毕竟守株待兔的好事概率太低。

4.简历出现错误或时间顺序混乱情形

简历好比求职者的“脸面”,如果出现错字、时间顺序混乱或内容错误等情况,无疑会让人觉得连自己“脸面”都收拾不好的人,工作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简历填写完毕,作为求职者要反复查阅,核对无误。

5.简历呈现出“频繁跳槽”的经历

用人单位普遍不喜欢“频繁跳槽”者,往往因其频繁更换工作,而将其拒之门外,除非你本人所拥有的技能市场替代性很小,当然,求职者如隐瞒“频繁跳槽”经历,造成简历不真实,则更是弄巧成拙。

6.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

有时,招聘岗位非常急缺,可能先发求职简历的人就先被录用了,后面发简历的人即使知识、经验、技能更高一筹,也可能失去了机会,所以,时机也很重要;有时,招聘人员看到求职者在该企业的竞争对手企业工作过,为了了解更多的信息,可能优先安排面试。总之,不可预见的主观因素有时也是影响求职成败的重要因素。

(引自;http://zhichang.umiwlcom20120371371.shml,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