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活动二:新人入职

实训活动二:新人入职

一、剧情概要

小李是位刚从大专毕业入职的新人。她性格文静内向,喜欢沉浸在自我意识中,在工作中表现不够主动,做事喜欢闷头干,不喜欢求助他人,也不好意思麻烦他人。在工作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她总是害怕询问他人会受挫,于是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常常自行揣摩和假设,多次下来,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和效果。后来在领导与同事的指点与帮助下,她慢慢学会不懂就问,工作上有了较大进步。成功在单位上站稳了脚根。

二、情景展现

1.新进员工见面会

内容:人事经理介绍新进员工,并要求新员工发表一下入职感想。其他几个新人都谈了很多,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工作热情和虚心请教的态度。小李只是简短地说了一句“很高兴来到我们公司,以后一定努力工作”。随后,部门经理介绍各部门工作职责,新老员工交流。会场气氛热烈融洽。其他新人就公司及工作岗位提了较多问题,只有小李一人保持沉默。

讨论:你怎么看待小李的表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纠错模拟:小李在新人见面会上认真聆听,主动介绍自己,虚心求教工作任务等。

2.接到客户电话

内容:小李入职后第一周。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看看四下忙碌的同事,小李犹豫了下,拿起了话筒:“喂,你是谁?”这句话刚说出口,在一边的销售主管立刻从她的手里抢过话筒。小李则惴惴不安地等候发落。又一次,小李接到一个电话,这位客户希望公司能派出最有经验的王工程师为他们解决产品故障,而王工程师恰好被派出去还没有返回。客户问:“请问王工在吗?”小李回答:“他出去了,什么时候能回来还不一定。”自然,小李又被销售总管批评了一通,小李觉得十分委屈,因为她觉得她说的都是实话。

讨论:你怎么看待小李的表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纠错模拟:在同事的帮助下,小李在客户服务部工作了半年,接了半年电话。但她发现,渐渐地,她和在学校时接电话的方式有了些微妙的差别。当客户再问:“请问王工在吗?”小李会这样回答:“他出去了,请问您有什么事吗?我们这里还有几位有经验的工程师,他们是张工、郑工、程工,张工的特长是……程工的特长是主动地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信息,尽可能让对方有更多选择,这就是小李在接电话过程中的一个小秘诀。客户会在小李的劝说下欣然选择另外一位工程师。

3.电子邮件的学问

内容:场景一:小李在上班时看到别的员工时有上网聊天,互发邮件分享购物体验,她也不了解实际情况,就用工作邮箱发送私人邮件给男友,结果被上司发现批评。原来,公司人力资源部会不定期地检查员工发出去的邮件。

场景二:小李刚入职场时,吃过一次这样的亏。有一次和一位做事非常拖拉、工作极为马虎的客户打交道,每次交接,都需要小李无数次催促、反复提醒。

有一次,由于缺少一些材料,客户委托小李发的一批货无法申报。小李第一时间就给对方打电话交代了这种情况。客户满口答应,说两个小时后就能给小李回音。没想到,两小时过去了、一个上午过去了,还是没发来材料。下午小李又催了一次,他还是说“马上”、“马上”。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对方老板生气地将电话打到小李老板那儿,投诉小李工作不力致使货物无法申报而受损。

“我确实打过电话了呀”小李向老板诉苦。“你为什么不发邮件呢?”老板虽然相信小李,可是对方一口咬定小李没通知,口说无凭,没有邮件作证据,只能由小李的公司赔偿损失。

老板亲授心得:“下回遇到这样的人,非但给他写邮件,还应该明抄一份给他的上司,这样,他就不敢怠慢了。

点评:办公室“邮件准则”之一就是:遇到重要的事,先发邮件。沟通重要事件时,最好使用邮件,如果你光打电话,对方可以耍赖。发邮件除了能及时确认工作外,写信收信的时间、邮件的内容,清晰可见,也许有一有天可能会成为呈堂证供,一定要妥善保存。

三、总结提高

学员首先按小组分别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