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启示

职场启示

HR眼中的职场群像[9]

1.离职“说走就走”

“70后平均超过4年才换工作,80后是3年半,而90后骤减到19个月,95后则仅在职7个月就选择了辞职。”稳定、前途早已经不是他们选择工作的首要因素,兴趣爱好才是重中之重。开公众号、做短视频达人、当美妆博主、做游戏主播……在工作上,他们不愿意将就,95后有才华,更有敢于尝试的底气。

点拨:一方面,他们在职业选择上“任性”兼有主见,虽然被称为“秒辞一代”,但他们并不是要求工作要多么轻松,而是要求与自己的调性契合,如果做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事,就毫不犹豫转身离开,他们不想像前辈们那样“逆来顺受”,而是有自己的择业想法,并且坚持己见、不易更改。另一方面,他们对职业环境认识不够,容易急躁、冒进。对此,他们若想成长为职场的中流砥柱,95后们要有意识地克服自身心态浮躁、对事物缺乏足够耐心与兴趣的缺点。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不要好高骛远。如果每个职位都浅尝辄止,那样不仅永远学不到东西,也无法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把心先静下来,从基础工作做起,再通过自身努力去实现更远的职场目标。

2.逆商的短板

现在企业在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时,都会提到情商、智商和逆商,其实,90后的情商和智商普遍高于70后、80后,但他们的逆商往往成为他们进入职场后显现的短板。逆商,顾名思义,指一个人的挫折忍受力,或是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力。在职场,新员工最近距离的学习榜样就是上司,你要明白上司的期望是下属成长的最佳通道,上司对你严厉代表对你有期望。

点拨: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够在职场中有所成就,那么就像上司一样工作,看看上司的工作态度;模仿上司的工作模式和说辞,了解他们有哪些工作方法,学习上司的工作思路……把这些融入自己的习惯和行动中,不知不觉你就会发生改变。

3.不会正确拒绝

不会正确拒绝别人已经成为很多95后职场新人的小麻烦,他们要不就态度强硬地表示自己的立场,捍卫自己的权益,要不就一味地忍让,其实任何人帮助别人都是有限度的,尤其是在工作中,大家所做的事情相差不大,没有你,别人一样可以完成任务。拒绝是一种量力而行的表现,也有利于让老员工反思和检视自己的行为,但你要注意拒绝的技巧。

点拨:三杯水,一杯冷水,一杯热水,还有一杯温水。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你会感到温水很热;但是如果你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就会感到温水很凉。同一杯温水,温度并没有发生变化,却怎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呢?这种奇妙的现象就是“冷热水效应”。在职场上说不,要善于运用“冷热水效应”。首先,和颜悦色地说出拒绝的理由,礼貌的同时,要有果断的态度,而且千万别说“对不起”,只说“我对此实在没办法”就足够了。

4.不愿干琐碎工作

初入职场的95后,面对琐碎的基础性工作,经常会产生抱怨。因为企业里的一个潜规则往往是:打杂跑腿,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事情,永远是给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准备的。沉不住气的95后遭遇这种情况,可没前辈们那么会隐忍,总是忍不住站出来“维权”。尽管这种“自我权益”的保护显得不合时宜,不够谦虚,但这也许恰恰是95后身上的闪光点,他们更敢于表达,更具有平等和社会分工意识。

点拨:企业管理者往往是通过琐碎小事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因此,新员工持之以恒地完成“小事”非常重要,只有做事认真、踏实、有韧性,将来领导才会放心地把“大事”交给你。其实,新员工应该调整好心态,先把小事做好,逐步熟悉工作环境和内容,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展现自己,尽快脱颖而出。

5.我行我素、缺乏责任感

95后职场新人有时候在职场表现较“生猛”,看似有点儿离谱儿,但调查者却不乏接触这样的案例。因为失恋影响工作,想旅游就请长假,甚至有的员工仅仅因为阴天心情不好就不想来上班,想法太自我了。主要是因为一些95后家庭条件不错,因此,不珍惜工作机会,不把辞职当回事儿,并且对工作缺乏责任感。

点拨:每个人在群体中都会扮演一定的角色,就像演员一样。95后一旦进入职场,就要去了解角色的职责,因为职场对每位员工都有一定的角色期待。在明确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清楚自己应尽的义务。95后身在职场,就不能再把自己当成孩子,任性妄为,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情绪化,而鲁莽地做出错误的选择,要有危机意识,同时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来源: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