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第一份工作[2]
中国人总是会喜欢去纪念自己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坐高铁、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离家、第一次打暑假工,第一次谈恋爱,每一次的第一次都是那么的有意义。
不过如果你问很多人他的第一份工作,其实很少会有人是满意的。这到底是眼高手低?还是因为预想和现实差得太远。
并且第一份工作真的有说的那么重要吗?是的,很重要。对于任何一个初涉职场的毕业生来说,第一份工作是极其重要的。这是从学生身份到职业人身份的一个重要转变过程。第一份工作会影响你的思维视野,是很多人开始确立以后道路的第一步。它的成败与得失,会对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做好第一份工作,是每一个毕业生都必须面对的一课。那么,怎样做好第一份工作呢?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1.不要惧怕苦、脏、累的工作
曾经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不过现在的大学生一定要丢开这种高傲的姿态,要把自己看作一个有文化的普通公民。当我们面对的第一份工作属于条件较差的“苦脏累”岗位的时候,不要气馁,不要放弃,要勇敢的去接受这份工作(例如网管、餐厅服务员、快递员等)。
2.专业是否匹配并不重要
往往我们的第一份工作并非是我们专业对口的。例如我所学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如果要找对口的工作,恐怕只有公务员岗位了,但是现在公务员工作是要经过激烈的考试才能获得的。所以我很多同学的第一份工作都是和专业不相关的,例如房地产经销、银行从业人员、教师等。
第一份工作只是锻炼我们人生经验的一个开始,所以只要客观的去面对即可,与我们的专业是否吻合并不重要。
3.不要计较顶头上司是否比你大、是否比你能力强
有时我们的第一份工作是一些小的公司、团体提供的,他们的主管或者负责人可能比你还小,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不要去计较。如果他们的能力在有些方面不如你(例如外语、计算机专业的能力)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术业有专攻,人无完人。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服从上级的指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4.工作在岗时间不要低于半年
很多大学生嫌弃第一份工作差,要跳槽,但是这样会导致工作生活压力很大。我建议大家如果不是遇到特别困难的情况、或者有极好的选择,在第一份工作岗位上至少要坚持半年,一来能获取一些稳定的收入,二来可以为以后的长期工作积累一些经验和技巧。
5.和预期薪酬有差距很正常
比如我的预期薪酬是4000元,不过第一份工作工资才2000元,自我感觉是有些差劲。不过我们要看到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经验不足、阅历浅薄、正是要锻炼工作经验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耐心坚持一段时间,把第一份工作做好,然后在恰当的时机再换新工作。
6.工作期间学会保持低调、务实的姿态
其实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保持低调、务实的姿态都是很必要的。对于我们的第一份工作,我们更要保持时刻的低调、更多的务实和谦逊的姿态,学会更多的为人处世的方法。
7.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辞职理由
往往第一份工作是不怎么让我们毕业生感到满意的,所以选择跳槽很正常。我要强调的是:如果要辞职,一定要在合适的时间(上个月工资到手,老板态度可以),选择合适的理由(照顾家人、考上公务员、考研、生活压力大等)递交辞职信,这样就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和烦恼。
链接
职场经典9忠告,让你少奋斗5年[3]
成功等不急你翻n次跟头,再爬起来继续勇敢折腾。对于胸怀梦想的90、00后们,步步为营才是职场王道。职场经典9忠告,让你少奋斗5年。
第一,不要认为停留在心灵的舒适区域内是可以原谅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是很自我的,不愿意被打扰,不愿意被push,不愿意和陌生的面孔交谈,不愿意被人指责,不愿意按照规定的时限做事,不愿意主动的去关心别人,不愿意去思考别人还有什么没有想到。这在学生时代是很容易被理解的,有时候这样的同学还跟“冷酷”“个性”这些字眼沾边,算作是褒义。然而相反,在工作之后,你要极力改变这一现状。否则,你会很快变成鸡尾酒会上唯一没有人理睬的对象,或是很快因为压力而内分泌失调。但是,如果你能很快打破之前学生期所处的舒适区域,比别人更快的处理好业务、人际、舆论之间的关系,那就能很快的脱颖而出。
第二,不要把“好像”“有人会……”“大概”“晚些时候”“或者”“说不定”之类放在嘴边。尤其是和上级领导谈论工作的时候。
上级十分痛恨听到的一句话是:“我晚些时候会把这个文件发给所有的人”;因为这往往预示着上级必须时刻提醒他不要忘记。
第三,不要拖延工作。
很多人喜欢在学习和玩耍之间先选择后者,然后在最后时间一次性赶工把考试要复习的东西突击完成。但是在工作中请不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因为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容不得你“突击”。又或者,当你在徘徊和彷徨如何实施的时候,你的领导已经看不下去,自己去做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第四,不要认为理论上可以实施就大功告成了!
这点太重要了,往往当真正实施的人开始做了才会发现计划完全等于鬼话。如果不亲自实践,做计划的人会早晚被实施的鄙视。永远需要提升自己的办实事的能力,而不是空谈。
第五,不要让别人等你。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让别人放下手头的工作来等你。在大学中可能只是同寝室的人的几句半开玩笑的抱怨,在工作上很可能导致你的潜在合作伙伴的丢失。
你在做一个工作的同时要知道别人的进度,而永远不要落后。
第六,不要认为细节不重要。
在大学里,往往做事粗枝大叶,看看差不多就行了。相反,在企业里管理的精髓就在于将简单的事情做到细节。一个慌忙寻找保险箱钥匙的动作就很有可能丧失你晋升财务主管的机会。
第七,不要表现得消极,仅仅因为你所做的事情不是你的兴趣所在。
很显然,在学生时代,当做到自己喜欢的时候,我们会付出200%的精力去创造,但如果是枯燥的事务,我们便懒得理睬,最好能有办法应付过去。但在工作上,80%你所做的事情都是繁琐而看似机械的,如果仅仅为此而表现的闷闷不乐,那么你会郁闷更久。要知道你的上司已经为这个项目够烦恼了,你还想让他看到你的表情吗?
第八,绝对不要把改善工作能力仅寄托在公司培训上。
人绝对不可能经过一次培训就脱胎换骨。相反,集体培训上学到的东西往往是最用不上的信息。就像食堂烧大锅菜一样,总没有你最想吃的菜,因为这样做容易,并且不容易得罪人。
很多学生很看重所选的公司有没有培训,这说明,你不但不知道这个公司做什么,你甚至不知道怎样学习这些技能。
第九,不要推卸责任。
推卸责任是害怕的条件反射。不要认为别人看不出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