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逊与净明道派

3.许逊与净明道派

许逊,吴赤乌二年(239)出生于江西南昌益塘坡。从小博闻强识,一目十行。虽有学问,但不求功名,专事修道,希望用仙法道术,拯救人间时政弊端。朝廷闻其贤名,屡加礼命。许逊不得已任蜀旌阳令,上任伊始,提出了“忠、孝、廉、谨、宽、裕、容、忍”八字方针,作为吏民共同行为准则。从此,县吏廉洁从政,百姓民风淳朴。离任时大量百姓自愿背井离乡跟随。许逊还是1700年前治理鄱阳湖水患、保护生态环境的水利专家。他不仅深入灾区诛巨蟒,还教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抗御洪灾。他提出既要治水,更要治心。为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他决心弃儒从道,收11位弟子,连许逊共12人,号为“西山十二真君”。许逊率众人设坛传教,发扬净明忠孝之道。许逊升天后,他的后代在其旧居建起许仙祠,南北朝时,改许仙祠为游帷观,北宋时,徽宗崇道,改观为宫,号玉隆万寿宫,为许逊上尊号为神功妙济真君。元朝时,道士刘玉用“净明”作为教派名称,创立“净明道派”,作为灵宝派的一支,奉许逊为教祖。相传,许逊年过百岁,在西山得道,“举家40余口,拔宅飞升”,连家禽家畜都带去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由此而来。从此每年八月初一至八月十五,百姓都会来朝拜,庆贺真君白日仙飞。万寿宫在省内、国内和东南亚共建1500多处,宫内立许真君塑像纪念,成为江西商人聚居的会馆,被称为江西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