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应对“阅读危机”
“阅读危机”主要表现在国民阅读率的降低、文学阅读比率下降、人均购买书刊数量和阅读时间减少。“阅读危机”,其实是一种“功利危机”。这种“功利性”,除了指读书的“工具性”增强之外,还有一个极端表现,就是阅读的“消费主义”,视觉的冲击让我们的思考产生了惰性,不愿再花费精力去理解语句的内在逻辑和深层意蕴,而只在乎它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快感。在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我们阅读行为,并直接引发“阅读危机”的时代,我们不应回避这一挑战,更应寻找数字阅读时代新技术给阅读带来的机会。数字阅读挑战着传统的阅读消费模式,但又催生着新的阅读消费文化。我们一定要把握这个时代的阅读新变革,善于从阅读变异的萌芽中找到产业发展的可能机会。多元化的手段,多介质的传媒,一切都为阅读推广提供了过去难以实现的可能性,为化解“阅读危机”提供了更多途径。博客、微博、微信,各种专业非专业网络,加上传统媒体,立体化推广阅读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准则。让阅读信息最为准确、有效地传递到读者目标,这是我们推广全民阅读的出发点。
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自然也改变了阅读方式。当我们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发现,陶醉于经典阅读的时代已然离我们远去,那些沉淀着历史文化精华的书籍,正在经受阅读方式改变带来的落寞和疏冷。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实用式阅读,这些移动互联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向传统阅读发出了挑战,也催生着阅读变革。但无论形式怎么改变,形态怎么多样,阅读的内在价值却并未受到颠覆。尽管阅读本身面临着冲击和挑战,但很难想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遗忘了阅读或者淘汰了阅读,这个民族思维会如何呆滞,思考会怎样萎缩。
江西新华文化广场
总之,真正的阅读应当是线性的、连续的,带着生命的体温,它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实表明,传统阅读仍然拥有广泛的读者,它所提供的阅读舒适性仍是独一无二的。而大多数读者也依然对传统阅读有着强烈的适应性和习惯性。不可否认,数字阅读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常见的阅读方式,但是,它的碎片化、娱乐化特征不能满足读者深度阅读的需求。所以,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之间不应当是非此即彼、你存我亡的关系。作为普通读者,应当充分认识并利用两者各自的优点为阅读服务,提升阅读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不同的阅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