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

五、坚持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文艺,就是人民的文艺。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文艺创作的人民性。首先,要满足人民的需求。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需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和品位有了更高的期待。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视角放在一线,把焦点对准基层,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以充沛的激情、优美的旋律,创作出更多人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优秀作品。第二,要来源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定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题。历史充分证明,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无不源于人民。一旦离开了人民,任何文艺创作只能是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要把文艺创作的根深深扎在人民之中,好的剧本就是“脚本”,是靠脚印度量出来的。只有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才能创作出群众喜爱的艺术精品。第三,要接受人民的检阅。人民是文艺的最高鉴赏者和评判者。只有人民肯定的文艺作品,才会永葆活力和生命力。文艺工作者应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尺度,创作的思想、题材、内容、手段、语言、风格等都必须考虑人民能否接受和认可。那种仅仅把得奖、赚钱作为创作生产文艺作品的目标是完全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