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仿真排练

5.仿真排练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演出涉及多达几十个演职部门:指挥中心、音乐、舞美、灯光、视频特效、焰火特效、高空维亚、道具、服装、大屏幕显示、主持人、观众互动、后勤保障等等,其间还有演员的上下场、集结和疏散、大型舞台装置的控制等环节……演出中的每一个场景都需要这些部门,按照预定的演出流程精准无误地与演出无缝衔接,才能形成整体效果。而这个“精准无误”,是各演出部门在全仿真模拟的排练场,经过多次排练和反复磨合、不断修正,逐渐达成的。

奥运会开闭幕式是严格保密的,不能使排练处于众目睽睽之下。因为“鸟巢”的建筑工期很长,能够进场实地排演的时间非常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幕式选定了地处京郊的武警北京总队某部培训基地作为排练场。在武警北京总队、首钢、大兴区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仅用两个月的时间便建成了模拟排练场。这个排练场虽然简陋,但它是按照与“鸟巢”内场面积1:1的比例建设而成的,它的各项指标,长度、宽度、高度、跨度、制高点和特殊定位点等全部是模拟“鸟巢”现场演出而设计的。国际奥委会官员参观排练场后感叹道:“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好排练场!”

开幕式的许多节目都是首先在演员集中地先排练,得到地方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开幕式仪式前表演涉及25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台湾。各地在调集演员、加强指导、提供资金、场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确保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在鸟巢按时亮相。

开幕式演员排练按照先小后大、先分散后集中的原则有序进行。塔沟武校的学员作为第一批演员,2007年8月就常住大兴排练场开始训练动作;随着每一段落编排小样的审核通过,奥运会开幕式各场次小规模的排练全面展开。2008年3月1日,开闭幕式筹备工作顺利进入千人以上大规模排练阶段;6月初,开闭幕式开始进入万人以上大联排;7月16日进行开幕式首次彩排录像;7月30日、8月2日和8月5日安排了三次带观众预演。在排练过程中,尤其是万人以上大联排,不仅是对导演、演员和各工种技术人员的考验,也是对交通运输、安保、餐饮、医疗卫生、通信设施等方面运营保障的全方位检验。正是通过这些不同阶段排练过程的积累,才确保了开幕式的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