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在世界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景德镇陶瓷在世界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⑴景德镇是世界瓷都。站在世界范围看,景德镇千年的制瓷历史、最高的制瓷水平、陶瓷产业的兴旺和陶瓷人才的汇聚,让她成为一座当之无愧的“世界瓷都”。

制瓷历史悠久。“景德镇千年窑火旺”,铸就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铸就了千年瓷都的历史地位。景德镇有冶陶史2000年,官窑史1000多年,御窑史600多年。景德镇是世界“高岭石”“高岭土”的发现地和命名地,从此两个地质术语名扬天下。

世界瓷艺高峰。景德镇代表了所处时代制瓷技术与工艺的最高水平,成就了世界陶瓷技艺的高峰。历史上主要陶瓷生产国和现在陶瓷大国都曾经借鉴和学习过她的制瓷工艺。自唐五代景德镇青瓷、白瓷达到相当水准后,一些伊斯兰国家首先开始模仿景德镇瓷器;其后东亚的朝鲜和日本,西亚、欧洲均走上学习景德镇制瓷技艺的漫漫长路。她生产的瓷器成为世人追捧的器物,历史上远销世界120多个国家,几乎走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据不完全估算,景德镇行销外洋的瓷器总数当在3亿件以上。如今,御窑厂不同时期生产的精美瓷器,被珍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成为无价之宝。

陶瓷产业立市。景德镇以陶瓷立市、以陶瓷兴市、以陶瓷荣市,是唯一一个因陶瓷而繁荣千年的城市。据史载,宋代以来,景德镇即“村村窑火,户户陶埏”,整个的昌江两岸都是陶窑作坊,整个昌江里都是运送瓷器或制瓷原料的舟船。她是一座全城生产瓷器的城市,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工业化的城市之一。

瓷业人才之都。古今中外,无数的制瓷人到景德镇来学习制瓷技艺,寻找自己的梦想,陶瓷文化弥漫在这座老城的每个角落,构成了瓷都独特、珍贵而完整的文化遗产体系。世界主要产瓷国的人们,都有到景德镇来学习制瓷技艺的经历。至今还有“景漂”的现象,有三万多“景漂”,其中有1200多名外国人,他们在景德镇寻找自己的梦想,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⑵景德镇陶瓷是中国符号。她已经成为世界认识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符号。

中国实力的象征。16世纪以前以中国为主导的海上陶瓷之路,打通了太平洋—印度洋航线,建立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南亚和东北亚贸易区。16世纪以后以欧洲列强为主导的海上陶瓷之路,打通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全球航线,建立了完整的世界贸易圈。海上陶瓷之路使中国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景德镇瓷器则充当了人类贸易史上第一件全球化商品的角色。亨利·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直至1820年,中国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大于30%,超过了西欧、东欧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

丝绸之路最主要的见证。丝绸、茶叶、瓷器,是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向域外输出的三大主要商品。但是丝绸和茶叶都被消耗掉了,只有瓷器因为其材质的坚硬而大量保存下来,成为丝绸之路最主要的物证,是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

中华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海上陶瓷之路”,中国瓷器连带着附于其上的文化,被“搬运”到世界各地,中国瓷器所到之地,就是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所到之地。这些中国外销瓷,清晰地勾画出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世界版图,哪里出现了中国瓷器,哪里中国文化就已然抵达。瓷器不仅以其物理属性的坚硬而获得了时间上的长久存在,更重要的是“中国瓷对世界史研究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反映了一项规模最为庞大的文化转型活动”。中国瓷器,其在“文化转型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超越了丝棉纺织品、茶叶、香料,而成为了核心角色。中国瓷器的输入改变了世界许多地方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和文化礼仪。中国瓷器结束了东南亚、西亚国家用植物叶子作饮食用具的时代,丰富和提升了他们的饮食文化,使东南亚、西亚国家的饮食文化走向文明。中国瓷器进入欧洲之前,欧洲人的饮食文化和餐桌礼仪还是相对“简陋”的。当地普通人用粗陶或木制器皿做食器,上流社会往往采用金属器皿。当中国瓷器传入欧洲之后,欧洲纷纷改用中国瓷器,形成了全新的饮食方式,产生了“饮食革命”。

⑶景德镇陶瓷是艺术瑰宝。千余年来,景德镇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在岁月的演进中,景德镇瓷器历久弥新,闪烁出诱人的光芒。

“白色的金子。”中国瓷器在唐代就外销到了红海、埃及,对当地的釉陶产生了影响。多数欧洲人则到16世纪末才知道中国瓷器。他们非常惊讶瓷器竟会比水晶还要美丽。中国瓷器那种不渗透性、洁白光滑、非常实用的美,以及相对于水晶器和银器的低廉价格,使它一现身欧洲,就赢得当地人民深深的喜爱。

尊贵的象征。在欧洲,景德镇瓷器,成为皇宫的珍品,成为上流社会珍爱的奇物,成为人们身份尊卑的象征。尤其在英国玛丽二世女王的影响下,17—18世纪的英国社会,从上到下都卷入中国瓷器热:贵族在家里建造瓷屋,皇室在宫廷建造瓷宫。此风席卷整个欧罗巴,在一些欧洲宫廷里面,纷纷造出所谓的“瓷屋”,摆设很多精美的中国瓷器(尤其是景德镇瓷器),在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他们的皇宫也都如此。1670年,法国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修建了一座瓷宫,重金收购景德镇生产的青花和五彩瓷;1717年,德国萨克森公国国王奥古斯都二世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达成以600名御林军与对方交换127件中国瓷器的交易;1740—1786年在位的德国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在其无忧宫内陈列着以景德镇青花瓷为代表的各种中国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