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旅游+”

六、大力发展“旅游+”

实现处处可旅游,不是人人点火,村村冒烟,全省只有一个旅游业,而是百花齐放,使旅游与方方面面相结合。必须大力推进“旅游+”,促进旅游产业由“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型、由低端向高端升级,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新的旅游点和新业态。

一是“旅游+网络”。推进智慧旅游,通过网络和手机全球营销、全球揽客、全面传播,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全面解决。所有涉旅场所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从旅游业领导者到各景区景点工作人员都要主动拥抱网络,用新兴技术加强管理、拓展市场,赢得效益。

二是“旅游+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者现在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的体验与享受。游客已从原来单纯看景点向品文化转变,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获取审美情趣和精神愉悦。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旅游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旅游与文化融合程度越高,旅游的品位就越高,旅游吸引力就越强,旅游经济就越发达。许多文化场馆如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等都是很好的旅游产品。我们要注意做好旅游业与先进文化的融合发展,打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三是“旅游+城市”。城市一般都居于区域中心,具备较为完善的道路交通、宾馆饭店、信息服务、娱乐购物等基础设施和接待条件,是旅游的首选目的地和集散中心,这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发达省市的基本规律。而我省旅游的一个短板就是“乡强城弱”,许多著名旅游景区都远离城市。今后,要把中心城市的打造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妥善处理好城市改造与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精心打造富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标志性建筑,规划和开发好城市及周边景区景点,不断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和宾馆、饭店等接待设施,切实增加中心城市及周边的景区景点,提升中心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使中心城市成为外地游客必去、必看、必游的目的地,使城市旅游成为江西旅游的一大亮点。

四是“旅游+工业”。工厂也是景点,美国可口可乐、好莱坞都是工业旅游的成功范例。我省的直升机生产、稀土生产、铜业生产、光伏生产、汽车生产、陶瓷生产等,都可以搞工业旅游。南昌、赣州、九江、新余、景德镇、德兴等工业基础较好的市要创建国家级工业旅游城市,要推进一批特色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示范点,推出一批质量过硬的“江西制造”的工业旅游商品。

五是“旅游+健康”。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健康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从小众化市场走向更多人的视野,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瑞士、韩国的美容美颜产业带来大量游客。被称为“长寿村”的广西巴马县,近年来也成为“长寿游大县”。我省的中医药、康复疗养、岐黄国医外国政要体验中心、道教养生、晒温泉养生等特色明显,是发展健康旅游的有利条件。比如,可以向高端医疗、养生养颜发展,如南城麻姑山养生基地、上饶干细胞国际医养基地,都是十分有效的办法。

六是“旅游+体育”。以参与和体验为主的“旅游+体育”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家欢迎,市场潜力无限。每一个体育门类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粉丝群体,如果这些赛事和训练安排在旅游景点举办,就能够带动旅游消费。如南昌国际马拉松赛、鄱阳湖龙舟大赛、武功山高山帐篷节、丫山汽车拉力赛、大觉山漂流等,既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又满足人们的出游需求,丰富了人们的休闲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