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转型升级—《江西旅游战略》后记

打造品牌,转型升级—《江西旅游战略》后记

这些年来,江西旅游发展在我的工作内容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特殊的位置,这里面有感情的因素,也有理性的思考。从感情上讲,江西山川秀美,文化厚重,天生丽质难自弃,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从理性上讲,我认为江西与其他省相比,主要的特点一是生态环境好,二是经济欠发达,应当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才能发挥好江西的最大优势,树立起江西的最大品牌。

我从2010年10月调任江西就开始分管旅游工作,之后用一年的时间走遍了全省100个县,不停地访城乡,察景区,摸资源,探市场,对全省旅游发展状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通过调研,一方面,我发现江西的旅游资源在全国绝对可以称得上名列前茅,但知名度不高,旅游经济也相对较弱。除少数几个著名景区外,大部分景区景点都“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得到充分宣传和有效利用,实在可惜。另一方面,随着了解的增多,切切实实地加深了我对江西的热爱,也更加坚定了我大力发展旅游的信心和定力。回顾这些年的工作,我们着重抓了四个方面的重点。

第一是抓品牌打造。旅游经济首先是眼球经济和注意力经济,而品牌就是吸引眼球的最大的名片。良好的品牌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往往比旅游人次的数量和利润的增长更重要。我认为在弱势状态下发展江西旅游,必须把打造旅游品牌、宣传旅游整体形象作为最优选择。所以一开始,我们就经过认真调研和反复思考,拟定了“江西风景独好”作为江西旅游宣传口号,创作推出《江西风景独好》旅游主题歌,出版《江西风景独好》旅游文化丛书和《江西风景独好》旅游画册,2011年元旦开始在央视密集播出江西旅游形象宣传片。同时,积极推动各地实施“一句宣传口号、一部宣传片、一本旅游画册、一首主题歌曲”旅游宣传“四个一”工程,“江西风景独好”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14年获评“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口号”。省委也决定将“江西风景独好”作为江西省今后全方位的形象宣传定位。不断加强旅游营销推广,在全国首创推出“江西风景独好”旅游特卖会全新营销模式,组织全省各地及旅游景区、旅行社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长沙、广州、西安等60多个城市举办江西旅游系列特卖活动,让利热卖我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实现了从形象推广到产品营销的转变。对接高铁时代,数列高铁冠名“江西旅游号”,打造有市场影响力的“高铁旅游带”。

第二是抓改革转型。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省旅游局升格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成为省政府组成部门,省发改、财政、交通运输、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文化等6个部门分管领导兼任省旅发委委员。并将此项工作延伸到市县一级,江西成为全国首个设区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全覆盖的省份。推动旅游业转型发展。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围绕打造旅游业升级版,着力推进全省旅游资源由分散开发向整体开放开发转型、旅游消费由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型、旅游收入由门票为主向综合收入转型、旅游景区由粗放型建设向标准化建设转型。省级层面组建省旅游集团公司,整合资源,盘活资产,提高全省旅游整体开发能力。率先在全国提出旅游景区门票价格5年不上涨,克服一山五治弊端,推进组建庐山市,在明月山、武功山等景区实行“一票制”改革,鼓励景区景点开展免票月活动。连续3年成功举办江西旅游商品博览会,参展省份和企业逐年增加,在全国影响力不断加大。积极开发旅游演艺项目,《寻梦龙虎山》《梦里老家》等大型实景演出获得成功,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省国家5A级景区数量由2010年2个增长到现在的10个。

第三是抓产业升级。不断丰富江西旅游业态。根据江西旅游资源情况,召开会议,出台政策,积极发展山水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温泉旅游、文化旅游以及健康养生游、佛教游、古迹游,等等。积极开发旅游空白点,新推出了婺源篁岭、樟树盐温泉、安福羊狮慕、上饶灵山、南昌海昏侯国遗址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景点。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进入景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重点加强4A级以上景区“一路(旅游公路)三道(栈道、索道、游步道)一平台(观景平台)”基本配套建设。大力推进旅游厕所革命,从2015年起三年内完成新建、改扩建2500座旅游厕所,实现所有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A级达标旅游厕所全覆盖。加强旅游产业集群建设。编制《江西省旅游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引导旅游产业投资,优化旅游项目布局,推进“旅游+”,实现旅游与其他业态的有机融合,旅游产业集群的贡献度占比在全省旅游业中不断提高。加强区域旅游整合和合作。协调赣西、赣东北建立旅游区域合作发展机制,成立大武功山旅游发展协调委员会,打造清(三清山)婺(源)景(德镇)国际黄金旅游线路,推进昌九、昌抚旅游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周边省份的旅游交流与合作,联合浙江、安徽、福建创建国家东部生态旅游实验区,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旅游建设。

第四是抓市场服务。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治理。在全省范围内持续组织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活动,坚决查处旅行社、导游和领队违法违规行为。在全国首倡建立“红心导游联盟”,构建旅游文明诚信保障体系。加强旅游信息化服务。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启动智慧旅游岛、旅游微信平台、旅游B2B网络分销平台等项目建设。创新旅游人才培养工作。在全国首创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协同培养旅游人才新模式,在江西师大、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开办“金牌讲解班”,在江西财经大学开办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研修班,统筹行政管理、企业经营、产业服务三支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经过不断的努力,江西旅游取得了长足进步。2016年全省接待游客4.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93.29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了5倍,在全国综合排位也由23位提高到第8位,旅游业在全省现代服务业中率先崛起的态势初步显现。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国家旅游局和与会兄弟省市对江西旅游近几年的发展势头和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国家旅游局负责人指出:“江西高度重视旅游,高位推动旅游发展,创造出了旅游的‘江西模式’,成为全国旅游发展的亮丽风景线。”

根据工作需要,2015年底我转到新的岗位,但对旅游依然有着深深的眷念,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旅游发展的思考,总是时时关注着江西旅游的变化,为江西旅游不断取得的新成就感到振奋和欣慰。许多旅游业界的同志建议我好好总结这些年的工作,以为后来者借鉴。一些地方旅发委为办培训班,也主动汇集了我关于旅游的一些文章发给学员,外省一些分管旅游的同志也搜集相关文稿。近段日子,我在工作之余将这些年撰写的相关文章、所做的报告、调研后的思考等又拿出来看了看,分“战略篇”“业态篇”“升级篇”“实务篇”“推介篇”“调研篇”择要做了些修改和梳理,汇编成这本书。这里体现了我对发展江西旅游的战略思路、实现路径,以及所采取的措施等等。希望这本书不但记录一段历史,也可以给各地旅游工作的领导人和管理者提供参考,为未来江西旅游强省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我相信,江西在实现精品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集群发展的基础上,必将建设成为一个全域旅游的锦绣家园。

我因工作岗位变动向省人大常委会辞去副省长职务后,孙小荣先生在其微信公众号“小荣说”中发表了《江西省副省长朱虹和他的“风景独好”旅游经》一文,对我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汇总点评,流传较广。这次成书就将孙先生的文章作为附录收进其中,在此对孙先生表示感谢!

《江西旅游战略》简介

本书是作者对近年来江西旅游深入考察,细致思索,为推进江西旅游大发展而总结的理论著作。《江西旅游战略》全景式地描述了丰富的江西旅游资源,记录了“江西模式”的探索之旅,解密了江西旅游的崛起成因,全书分为“战略篇”“业态篇”“升级篇”“实务篇”“推介篇”“调研篇”六部分,以全球视野、超前理念和深入实际的探索精神,不但展示出国内旅游研究的理论成果,还细致入微地剖析了江西本土最鲜活的旅游战略策划和实例。此书立体化展示了“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和江西旅游“密码”的策划、实践、宣传、反思、总结、展望的全过程,记录了江西旅游的阶段性成果和工作亮点,同时不乏对大旅游时代背景下江西旅游深化改革发展的敏锐洞察和解读,是一部系统解密江西旅游运营实践的理论读本。本书虽然是一部理论著作,但流露出作者对江西锦绣山河的一片深情,思想精深,观点新颖,文笔流畅,不但记录了一段江西旅游发展史,而且提出了推进地区旅游创新发展、提升旅游人次和收入的具体运作方法,可以给各地旅游工作的领导人和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也对未来江西旅游强省的推进乃至国内旅游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值得广大旅游工作者和教育者、研究者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