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国际视野

7.国际视野

奥运会开幕式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基本规范。要办好一届举世认同的开幕式,必须与国际奥委会和各国奥委会打交道。要从战略上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妥善处理好开幕式工作中的涉外事务,按照国际惯例,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完成规定动作,坚持以我为主,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打造出世界一流水平的盛典仪式。

中国是向国际奥委会申办才取得奥运会举办权的,必须向国际奥委会汇报工作。开幕式工作从创意方案到点火方式,从入场仪式到火炬塔设计,从实施计划到财务情况,都要定期向国际奥委会汇报,并得到他们的批准才能进行。同时,国际奥委会还会根据工作进程不定期派出专项负责人来北京检查筹备情况。

奥运形象景观元素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会的有关规定。奥运五环、奥运会口号等都属于奥运形象景观元素。对于这些元素在奥运会中的使用,国际奥委会有一整套严格细致的规定。我们在仪式流程,英国奥委会8分钟接旗表演,节目册和媒体指南的制作等方面都充分尊重了国际奥委会的这些相关规定。导演组曾经希望创造一个“梦幻五环”,是用LED技术手段呈现出奥运五环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但是这个“五环”在视觉上是有一定的艺术变形的,而不是标准的五环。国际奥委会相关的官员提出了意见,我们按他们的意见做了调整。

为使开幕式工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必须具备世界眼光。要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增加国际元素,这就需要增加国际专才的参与。海外华人是一支重要力量,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蔡国强先生是世界著名的焰火专家,受聘担任开闭幕式导演组核心创意小组成员、视觉特效艺术总设计。他停掉了纽约曼哈顿工作室的业务,离别在美国的家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开闭幕式的工作中。他提出的沿中轴线燃放29个大脚印等焰火创意,大大提高了表演的美誉度,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开幕式音乐总设计陈其钢先生是享誉世界的古典音乐大师,多年来定居法国。这次他接受北京奥组委的聘任,放弃了多个合约,损失了很多经济收入,他的音乐尤其是主题歌的创作别具一格,为开幕式的特色打下了永久的印记。开闭幕式团队里很多优秀的海外华人抛家舍业,凭着拳拳爱国之心,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开闭幕式创意团队中还有一些外国专家,他们的工作为开幕式增色不少。来自英国的马克·菲舍先生,参加过多届奥运会开幕式的设计工作。他出任本届奥运会开闭幕式舞美总设计,认真负责、勤恳工作。以他为主设计的升降球,成为开幕式最大的亮点。我们还聘请了国际文化艺术顾问,如:法国的ECA 2公司总裁伊文思·佩平、著名国际大型运动会策划人澳大利亚的瑞克·伯奇等,他们也为开闭幕式提供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