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江西文脉悠长、人文厚重,自古便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在中华文化的极盛之期——宋明时期,江西文化如日中天,进入光辉灿烂的鼎盛时期,600余年内,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英才荟萃,名家辈出,如群星璀璨,光耀中华,为华夏文明的进程作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其壮观景象,至今仍令人们景仰和惊叹不已。

从文化类型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江西形成了以书院文化、陶瓷文化、矿冶文化、药业文化、商帮文化等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

就文化名人而言,涌现了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杨万里、朱熹、文天祥、解缙、汤显祖、宋应星、八大山人等一大批名人大家。历史上进士超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曾出现“朝士半江西”“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一门九进士”之盛况。唐宋八大家有三家在江西。

以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论,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而江西又对这三种文化都有特殊贡献。江西是儒家中兴之地,婺源人朱熹,总结了孔子以后儒家思想的发展,集传统文化之大成,写作的《四书章句集注》被钦定为士子们必读的教科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统治思想的首要代表。江西是佛教禅宗的定型之地,禅宗共五家七宗,其中三家五宗的祖庭在江西,“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佛教发展史上硬件和软件问题,都在江西解决。江西是道教的发源之地,汉代张道陵在鹰潭龙虎山开创天师道,后融合葛玄的灵宝派、许逊的净明派等教派,统领江南道教,成为中国最大的道教组织。

纵观中国历史,在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上,江西都有自己独特品牌。这里的时间节点是指“万千百十”。“万”是指万年县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这里发现了一万年前的野生和人工栽培稻植硅石,是现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证明江西人为人类解决吃饭问题作出了艰辛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千”是指一千年前宋真宗用自己年号赐名“千年瓷都”景德镇,它是英文中国名称之源,元明清三朝御窑,代表了世界制瓷业的最高水平。“百”是指井冈山的红色文化,近百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点燃了星星之火,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胜利之路。“十”是指40年前,邓小平在南昌新建县拖拉机厂的一条500米的小道上,通过反复观察、学习、思考,形成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认识,这里由此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策源地,从小平小道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厚重的文化底蕴赋予了江西独特的文化气质,也给了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的坚实底气。下一步,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