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科技新高
2025年10月13日
4.科技新高
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科技进步的发展史。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第一次使用大屏幕;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将更多的光、影、色彩以及空间利用等因素融入开幕式中;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水中点火;2004年雅典奥运会自动控制和大型机械动力的组合……奥运会开闭幕式早已成为展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文化魅力与科技实力的大舞台。
如果说,以往历届开幕式代表的是20世纪的机械控制水平的话,那么北京奥运会代表的则是新世纪数字化、信息化和多媒体结合的科技新水平。为了确保“科技奥运”方针的实施,开幕式坚持了三项原则:一是充分体现当今最新科技成果,努力达到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效果;二是注意安全,尽量使用成熟、可靠的技术,新技术要进行充分的试验,确保万无一失;三是注意节俭,对所有技术制作事项,进行严格论证,努力压缩成本。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使用了很多大型的技术设备,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集中了国内很多科研人才来进行技术攻关,最终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鸟巢上空的威亚工程、碗边360°全球最大悬空环状银幕、4.4万颗LED组成的巨型画轴和地上舞美工程、地下地仓工程,形成了立体、多维、全方位、高技术的表演场景;作为开幕式最大亮点之一的升降球,首次实现了人数最多的空中飞人花样团体表演;为了减少烟火燃放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历经一年多的实验,达到了膛压发射和微烟燃放的满意效果。开幕式根据需要对诸多高科技手段进行了有机选择,数字化、智能化等高科技技术广泛应用于灯光、音响、服装、道具、舞台机械等技术领域,使相关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