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技艺,独领风骚

7.民族技艺,独领风骚

陶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江西素有“瓷国明珠”之誉,代表着中国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东晋至唐代,丰城洪州窑为全国六大青瓷名窑之一。两宋年间,吉安吉州窑是全国最著名的两大名窑之一,其木叶贴花工艺冠绝天下。晚唐时期,景德镇瓷业逐渐崛起;北宋时,宋真宗以年号“景德”赐名,此后景德镇瓷器之名益著,千年窑火盛烧不衰,赢得“瓷都”桂冠。代表作品“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明成化鸡缸杯”先后创造了当代陶瓷拍卖史上的纪录。如今,景德镇瓷艺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蜚声四海,传播世界。中国在西方因瓷器而得名。景德镇原名昌南镇,由此发音产生China,其第一个字母大写是中国,小写是瓷器。同时,江西人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黄帝音乐大臣伶伦在南昌西山洪崖烧竹炼丹,发明了笛子,成了中国音乐的创始人。永新人大唐歌妃许合子被誉为“喉音妙绝,为天下第一”。中国古典民乐名曲《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在江西创作完成。宋以后,江西成为全国音乐发展中心,姜夔、周德清、燕公楠、朱权、魏良辅等的音乐理论被音乐界视为“圣典”。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是流传至今唯一一部带有曲谱的宋代歌集,唐玄宗创作、杨贵妃首演的《霓裳羽衣曲》因其重新发现并记录得以传世。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中国国音之鼻祖”,成为当代推广普通话的基础。元末明初产生于弋阳的南戏“弋阳腔”是中国高腔戏曲的鼻祖,位居中国四大声腔之首,对京剧、川剧等44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江西因盛产茶叶在清中期逐渐形成的采茶戏,乡土气息浓郁。民歌种类丰富,有号子、渔歌、山歌、小调、灯歌等,以兴国山歌最为著名。舞蹈有“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之称的傩舞,南丰、萍乡傩舞尤为突出。绘画艺术独树一帜,南唐董源、巨然首创江南水墨山水画派。清初八大山人朱耷将大笔写意画推到新高度,成为一代画圣。书法以黄庭坚为最,与苏轼、蔡襄、米芾并称“宋四家”,其书写的名帖《砥柱铭》卷创造了书法拍卖最高价4.368亿,至今无人超过。还有,江西历史上亦多术数名家,“形势派”堪舆学从唐后期以来流传社会、风行朝野。兴国县三僚村被称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明代三僚地师廖均卿勘择明十三陵,被奉为皇家御用风水师。

景德镇制瓷老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