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南全集(第2卷)》简介
《王亚南全集(第2卷)》这本书是由.《王亚南全集》编纂委员会编创作的,《王亚南全集(第2卷)》共有195章节
1
编纂体例
1.编校基本原则:尊重与保持原著面貌,同时兼顾现行学术规范和读者阅读习惯。 2.版式:原为竖排者均改为横排,繁体字均改为简体字。 3.古体字、异体字改动而于原意...
2
本卷编者说明
本卷收录王亚南迄今已公开发表的有关《资本论》研究的42篇文章,包括已收录《〈资本论〉研究》《关于学习〈资本论〉的几个问题》这两部文集中的24篇论文、讲稿和分散发...
3
目录
目 录 编纂体例 本卷编者说明 《资本论》研究 前 言 第一部分 一、《资本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阶级历史任务 (一)《资本论》产生的年代 (二)西欧英、法、德三...
4
《资本论》研究
...
5
前 言
《资本论》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著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创立了批判的、革命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列宁指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就是马克思...
6
第一部分
...
7
一、《资本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阶级历史任务
...
8
(一)《资本论》产生的年代
讲到《资本论》产生的年代,有两点需要交代清楚。第一点是《资本论》出版的年月,其次是《资本论》撰写的过程。 我们知道,《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于一八六七年,第二卷、第...
9
(二)西欧英、法、德三国当时的具体历史情况和工人阶级斗争情况
1.先讲三国的具体历史情况 《资本论》的作者是德国人,但他的全部理论,他的《资本论》,却是把英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作为考察研究的对象。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一卷...
10
(三)工人阶级斗争的思想障碍
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的一切有文化的社会,差不多只限于私有制社会。而那时所有的社会文化思想学说,也差不多是为了分别适应辩护各不同私有制度而逐渐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私有...
11
(四)《资本论》所完成的阶级历史任务
马克思在四十年代初,就已经是工人阶级的同情者、拥护者,是一切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政治宣传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当他在思想上,由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论者转为辩证唯物论者的同...
12
二、《资本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13
(一)《资本论》的哲学基础
我们知道,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是为了完成一项时代所赋予他的阶级历史任务,那就是教育指导工人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任务。我们又知道,马克思很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恩格...
14
(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从上面讲到的唯物史观公式,我们清楚看到,马克思是把他的《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确定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方面。他不但这样确定了他的研究对象,并且还把这个对象,作...
15
(三)《资本论》的方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既经明确了,现在我们要进而讨论它的方法。虽然确定什么是研究对象,也是方法论上要处理的问题,但我们这里却是要指出:已经确定了的这样的对象,必须...
16
三、《资本论》的结构与体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创立了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完全不同的崭新的结构与体系。 这首先就是由于他一开始就把研究的对象,确定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并把他的研究方法,确...
17
(一)一个崭新的研究结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创建的结构,在那些习惯于资产阶级经济学传统的人看来,固然很不顺眼,并使他们感到困惑,但对于我们没有旧经济学素养从而没有资产阶级经济学者那种传...
18
(二)批判与创建
这里且不妨重复一下上述三卷的结构。 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关于它们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的...
19
(三)历史、逻辑与科学体系
如果说,《资本论》的上述结构,只不过是它的理论展开所依据的粗线条,还必须在那个结构中,把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范畴、规律,分别依据它们在整个运动中的内在联系和作用,...
20
四、《资本论》第一卷的系统理解
关于《资本论》的总结构,前面已简单提到。第一卷讲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讲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讲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马克思为什么要采取这个研究体系和章法,这里且...
21
(一)由商品到货币与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
1.由商品分析开始 在资本主义生产统治着的社会里,财富是由商品构成的。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形成,研究它的资本运动,必须由商品开始。不过,有一点要交代清楚,这里...
22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劳动力的买卖,是在流通领域内进行的,而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则是在生产领域内进行的,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才能找到从一定额垫付货币价值...
23
(三)剩余价值资本化
1.在简单再生产过程中看资本积累的条件 在前面我们所讲的,是商品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以及资本如何产生剩余价值;《资本论》第一卷的最后一篇讲的是如何从剩余价值造出...
24
(四)值得提起的若干问题
上面已经把《资本论》第一卷的内容,作了简单的叙述。我们由此初步知道,资本的全部生活史,或者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发生、发展以至趋向灭亡的运动史,事实上,无非是资产...
25
五、《资本论》第二卷的系统理解
《资本论》第二卷,讨论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的流通过程,是作为资本的生产过程的补充来说明的,是就讨论资本的生产过程时,分别提到了,但没有深入考察的流通的有关问题...
26
(一)个别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1.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在讲到资本的形态变化之前,须得交代几点:首先,这里所说的资本,是产业资本,并还是个别的产业资本;一个产业资本要达到它增殖价值的目的,必...
27
(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
1.研究的对象及货币问题 关于这一篇的研究对象,马克思是这样说的:“在第一篇和第二篇,我们考察的,总只是一个个别资本,总只是社会资本一个独立部分的运动”;“现在...
28
(三)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在把第二卷的内容作了上面这样的简单叙述之后,也还有一些在我们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重要疑难之点,需要有所解释。 首先,我们都知道,第一卷所讲的资本的生产过程,是透过...
29
六、《资本论》第三卷的系统理解
《资本论》第三卷,也如第二卷一样,是由恩格斯根据马克思遗留下来的手稿整理出版的。它出版于一八九四年,比第二卷迟了9年,比第一卷迟了28年。距离马克思写好这个草稿...
30
(一)有关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及利润平均化和利润率倾向下降的规律
1.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和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 开头一篇所讲的,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不只是在理论上是由本质到现象的转变的枢纽点,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