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然而根据我们当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般情况,我还愿简单补述以次几点结论性的意见,借供大家阅读《资本论》的参考。
第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奠基石的《资本论》,它所研究的对象,虽然主要是资产者社会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但它却是把资产者社会放在全人类历史过程中来加以分析,因而是把资产者的社会的发展运动,看作人类社会辩证法全程的一个部分。即是说,它通过资产者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尚论到了全人类各历史时期,甚至提示了就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还能适用的许多基本原则。当我们国家正在毛泽东思想领导下,大踏步地向着社会主义前进的今天,不论是为了加速建设步伐,还是为了反帝及肃清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主义理论的学习,已经不是当作加担在我们身上的一种责任,而是作为被我们热烈要求的一种权利。在这种气氛中,在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资本论》显然愈来愈要成为我们的必读经典。
第二,象《资本论》这样一部清算总结了以往人类社会思想而同时又密切结合了马克思主义三个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的巨著,在直接阅读之前,当然需要一些入门准备,对于非作专门研究的一般读者来说,即使无须修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古典哲学、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文献,可是如果单把入门研究限定在政治经济学方面,那显然是不够的。依照我的体会,如其我们要想习得《资本论》的基本精神——即它作为革命行动指南的基本精神,不对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有相当的理解,那就不但会增大我们学习上的困难,且不免要把我们的学习引到学究式的岔路上去。
第三,我们今日对《资本论》的学习具有热烈要求和相当条件的人,其中一部分就是在文化教育机关的知识分子。旧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落后产业状况,对于以资产者社会生产关系为分析对象的《资本论》的学习,就缺乏感性知识一面讲是不利的,就我们在那种落后产业基础上不易滋生起歪曲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民主党思想意识一面讲却是有利的。可是,旧中国贫乏的学术思想界,曾经是没落资产阶级的各种庸俗社会经济学说的温床。那些学术同常识结合起来,就要成为科学的大敌。我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资本论》,没有无保留的一面倒的思想,那就极容易使《资本论》的观点庸俗化。例子是多到举不胜举的。这在今天也许还是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反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