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其说,我们学习《资本论》的目的,要符合它那作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作为革命指南书的精神和实质,否则不会取得任何正确的理解,那么,我们学习《资本论》的方法,就必须服从那个目的,否则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很显然的,人们学习《资本论》,如果为了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资本论》,或者是漫无目的地随便翻翻,或者仅是把它当作一般学术思想读物来学,那就又当别论了。如果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不讲究方法,不仅要使学习效果受影响,还可能发生违反原来学习意图的后果。不是有这么一种人么?抱着一股求进步的热忱去接触《资本论》,到头因为没有抓到它的根本关键,没有抓到它的精神实质,反而变成了这部大书的“精神俘虏”;以进步要求始,以单纯学习终,其间当然有许多原因,而没有找到符合学习研究目的的正确方法,也许大有关系。

特在说明研究《资本论》的方法的时候,先有必要区别一下,我们研究《资本论》的方法,和《资本论》本身的方法是不同的,后者是《资本论》作者研究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采用的方法,虽然我们研究《资本论》时,是必须密切注意作者的研究方法的。其次,我们研究《资本论》的方法,一般地讲来,有的是属于技术性的,有的是属于原则性的,如像讲《资本论》应当怎样读法:应先修一些什么预备读物;先读哪些篇章,后读哪些篇章;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还是做小结;是一章没有读懂就不要往下读,还是读一章,先只求了解其梗概,等到读完一篇或一卷再回头来复习或精读,……所有这些,都是属于技术性的方法。而方法原理或方法论,则要求把握《资本论》的精神实质,看它是怎样依据唯物辩证法,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现象到本质,从里到外,从低级到高级,活生生地表现出来;又是怎样分别在基本原则和各种经济理论上,对资产阶级学说思想展开深刻而周到地批判,并在批判进展中,把自己的革命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建立起来,……所有这些,都是属于研究方法原理上要提出的要求。在学习研究进展过程中,这两种性质的方法,显然是有联系的,但前者是比较具体的做法,它的目的只是为了要满足后者的要求。

在这里,我不想多讲学习的具体做法,原因是,我们今天要下决心学习《资本论》的人,为他们开先修预备书单,为他们提议如何读法,已像不是那么重要了。以先修预备书单来说,关于马克思自己的,有哪些书要读,恩格斯就《资本论》写的提纲,列宁论到《资本论》的书,以及其他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哲学者写出的辅助《资本论》研究的读物,只要大家着手学习《资本论》的时候,认真注意一下,自己就会找到。至于怎么读才好,说不上有什么绝对有效的做法;我们大家今天都多少学过一点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并且所学习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又基本上是《资本论》的通俗本,如果有了这些基础知识的话,是不是要照过去所讲的那样,先暂不忙读第1卷第一篇,尤其是第一章,等到把后面某些有关历史性的部分读过了,再回头来读,那就值得考虑了。就阅读时写笔记好,还是写小结好的问题,那就是个人学习习惯的问题,以《资本论》这样一部大书而论,似乎写小结比做笔记好,当然那需要更多的独立思考。此外,读任何一部经典著作,都是不能希望一下就搞得很通的,而况《资本论》不但是按照辩证逻辑展开理论说明,并还在说明中,高度地运用着抽象法,有些道理,往往是要读到后面才更加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