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说,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大贡献,不仅在于捍卫了阐扬了《资本论》体系,尤在于他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依据《资本论》所提出的各种基本原理,就帝国主义,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就革命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作的精辟分析,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都知道,《资本论》所研究的对象,只限于近代社会的经济形态,对于这个经济形态到何处去,虽然提示了一些基本的原则,对于这个经济形态从何处来,虽然也在一定的必要的范围内,作了一些科学的叙述,但毕竟都不是这部书所要承担的基本任务。恰好是由于《资本论》作者把他的主要研究任务作了这样的科学严格限制,就使得他的光辉的研究成果,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所建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对于资本主义以前和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锁钥。

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刚由自由阶段向垄断阶段推移的时候就与世长辞了。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不但对于垄断资本主义,只能提示一些发展动向,对于必然到来的社会主义,只能提示一些基本原则,就是对于他力所能及的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来不及具体深入论究,而这一切,只有期之于他的伟大的继承者了。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和他的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的文献,无疑都是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参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作的各种提示写出来的,但从应用《资本论》体系,强调《资本论》方法论这个角度出发,我在这里就特别有必要就《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这部大著,来加以论述。为什么呢?这有几个原因:第一,这部书不但从头到尾都贯彻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不但一直在分别与民粹派、合法的马克思主义者争论着那个方法论,并还在反复说明怎样才是真正应用那个方法论。第二,这部书在应用大量的丰富的材料,说明俄国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同时,还不断论证俄国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中的具体情况,完全符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的由小商品生产转化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基本论点,这就不但可以看为是丰富了马克思的理论的内容,并还是对于整个《资本论》体系的补充与发展。《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论货币到资本的转化,虽然把劳动力的买卖,当作最基本的关键指出来了,并且在后面论述所谓原始积累时,使我们对小生产者农民怎样才变成自由劳动者,有一些基本概念和认识,但其间的转变过程,毕竟还是不甚了然。《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无疑是具有它的不同历史特点的,但在大体上这并不妨碍我们把它看作是那个阶段的一般发展趋势。第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基本上是就发展较成熟的资本主义工业方面立论的。这虽然不像民粹派所说的那样,马克思根本没有讲到农业,“马克思的理论不包括农业”,[178]但看到列宁对考茨基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农业的发展”所作的评价,[179]就知道当时关于农业发展的动态,存在着许多思想认识上的疙瘩,不少的反动学说是从这里产生的,所以澄清那些思想认识上的疙瘩,对于全面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彻底领会《资本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是大有帮助的。当然,俄国民粹派在农业方面所抱的那一些糊涂思想,马克思一点也不要负责,他在《资本论》第一卷原始积累那一章,第三卷论地租那一篇以及其他场合,对于什么是资本主义农业及其进步性的问题的说明,是不应引起任何误解的。在下面,我想从这几个方面来说明列宁运用《资本论》体系,从而发展了那个体系所作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