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尾  声

(四)尾  声

如果说,我们在这里还要有所补充的话,那就是,我们大可由此体会到:首先,我们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学习毛泽东同志著作,究竟是要从其中注意些什么,学得一些什么,那是可以举一反三地得到一些新的理解的。其次,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有关社会意识形态的著作,不问是关于经济的,政治法律的,伦理的或文学教育的,都是直接间接有关阶级利害关系的反映,都不可能不把作者的阶级倾向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我们“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不但可以大体了解他的阶级立场,还可以通过他关于阶级利害关系的说明或表达,而判断其研究造诣的广度与深度。最后,当前自称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很多,其中有许多是鱼目混珠的东西,怎样鉴别真伪呢?列宁曾指示我们:关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极其浩繁。……基本上把作者分成三类:真正持马克思观点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本敌视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作家、似乎承认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理而实际上用资产阶级观点代替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者。在列宁当时,这三种人中,根本敌视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作家,是比较容易辨识的;但到目前,他们也学修正主义者的手法,对马克思主义,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肯定一些比较不重要的论点,加以支解割裂。但不论他们的遮眼手法如何高明,只要用阶级的观点,看他们是怎样理解并怎样评价《资本论》这一类经典著作,那是大体可以把他们的本来面目揭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