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产生的年代
讲到《资本论》产生的年代,有两点需要交代清楚。第一点是《资本论》出版的年月,其次是《资本论》撰写的过程。
我们知道,《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于一八六七年,第二卷、第三卷则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由恩格斯整理草稿,分别于一八八五年、一八九四年出版。但这还没有包括马克思原来计划包括在《资本论》里面的剩余价值理论或剩余价值学说史部分。对于那一部分,恩格斯在临终以前,曾委托考茨基整理原稿,作为第四卷出版。但考茨基整理的结果,却把剩余价值学说史作为一部独立著作,分作三卷,分别在一九〇四年、一九〇五年和一九一〇年刊印出来。以上是《资本论》出版经过的概略。但一部著作的产生,更重要的是要看它的写作过程。包括剩余价值学说史在内的《资本论》手稿,在第一卷刊行的一八六七年以前,已经大体完成。而在第一卷刊行的前两年,即一八六五年,马克思曾就其中的重要论点,用《价值、价格与利润》(一作《工资、价格和利润》)的讲题作过报告(这是在马克思死后,从遗稿中发现的)。在这以前的一八五九年,马克思发表了他的经典名著《政治经济学批判》。在这部书的序言中,他已经把要写作《资本论》的计划轮廓指示出来了;事实上,他当时还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写过一篇“导言”,在“导言”的结尾,还较详细地提到后来写作《资本论》如何分篇的问题。他在《资本论》第一卷初版序言中,就是把《资本论》看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这就是说,《政治经济学批判》是《资本论》的初篇了。如果我们根据恩格斯所说的,“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资本论》就是对于这种关系“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1],那么,马克思在一八四七年刊出的《雇佣劳动与资本》,已经是后来发展的《资本论》的序曲或雏形。由此可见,《资本论》的酝酿计划写作过程,大体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前后的二十年间。这就是《资本论》的产生年代。但我们这样说,决没有忘记马克思在他逝世的一八八三年以前,一直在对这部著作进行加工的工作,而在这以后恩格斯为把第二卷、第三卷整理好付印,又付出了很繁重的劳动。
现在我们要分别来考察这个时期在西欧各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工人运动情况和社会思想变动情况,看怎样促使马克思提出写作《资本论》的历史任务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