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第二国际政客们、各国的右翼社会党徒们兴高采烈地干着歪曲马克思主义、欺骗工人阶级的罪恶勾当的时候,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步上革命政治舞台了。诚如斯大林所指明的,列宁不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大革命实践者,同时还是一个卓越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家,针对着帝俄及西欧各国的反动哲学界、经济学界,他全面地展开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斗争。特别是对于马克思的《资本论》,他认为那是工人阶级的圣经,是武装工人阶级头脑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的源泉。大体说来,他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肯定了、应用了、发展了《资本论》所提示的普遍真理:

首先,与伯恩斯坦之流的叛徒们完全相反,列宁自始就认定《资本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性,就在他所采取的方法,恰好把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矛盾对立关系,把资本主义经济中不绝产生矛盾、克服矛盾和扩大矛盾的辩证发展运动,按照其本身的推移演变顺序,如实地表达出来。这种透澈的、活生生的辩证逻辑完全是唯物主义的,没有渗入一点工人阶级的主观的愿望或爱憎,可是,它把工人阶级依照不可抗拒的辩证逻辑必然要起而代替资产阶级才能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社会矛盾的客观规律指证出来,这当然不能不激起资产阶级的仇恨和恐惧了。《资本论》的伟大处,就在它是科学和革命统一的典范。列宁不但能彻底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把它进一步加以发挥和应用了。

其次,为了贯彻《资本论》中的基本原理及其革命实践精神,列宁从两方面继续和扩大了《资本论》的科学研究范围。如其说《帝国主义论》展开了资本主义没落阶段的研究,那么,《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大体加深了并丰富了资本主义发生阶段的研究。通过列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资本论》,更加焕发着真理的光芒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为了解决商品生产过剩矛盾在国内及国际间所采取的垄断组织形式,就把矛盾扩大到了不易再在资本主义基础上得到解决的程度,同时也就在这种变化当中,列宁天才地发现出了工人阶级可以在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革命的途径。

最后,和教条主义的考茨基之流完全相反,列宁虽然接受《资本论》中所提示的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和扩大其生产关系,是为社会主义创造条件的理论,但他并不把它当作教条,以为资本主义发展得不够充分,就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了。恰好相反,在帝国主义已把世界联结成一个统一市场,并以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使许多国家民族相互结成依存关系的情形下,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已经具有世界革命的性质(同时反革命亦具有世界的性质),就不一定要在资本主义较发达从而其抵抗力较强的国家进行,倒很便于在那种资本主义比较不发达,从而其抵抗力亦比较薄弱的国家进行。在这种认识下,列宁把西欧的革命舞台,由德意志推到了俄罗斯,因为根据他所分析的俄国资本主义的一些特殊性,恰好可以看作是帝国主义的脆弱的一环,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9]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旗帜飘扬在俄国大地上了,使人类历史发生根本变化的十月革命,就是这样依据着、发展着、贯彻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辩证逻辑而实现的。人类史由此写下了一个新的篇章,而《资本论》就是它的具有高度科学预见性的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