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小说创作的启示

40年小说创作的启示

启示之一:向下,再向下。必须看到,出路永远不会在天上,尽管天上有星星,星空可以仰望,却无法扎根,作家的灵感和营养永远来自大地。现在,虽然有“深扎”活动,但像柳青那样真正根系土地的小说家已经十分罕见了,小说家需要把目光投向大地,投向社会的最底层,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接地气,才能凝聚读者。

启示之二:传播,再传播。信息时代,传播为王,没有传播,就没有影响力,再好的小说也只能印在书刊上。纯文学小说家常常耻于与网络作家为伍,但网络作家的异军突起是不争的现实,他们的作品也许不够精致,但是在互联网上却拥有海量的粉丝,这是纯文学小说家们所无法比拟的。因此,用好网络对于小说家来说是明智的选择,用好“两微一端”,或许就会改变一个小说家的命运。

启示之三:克制,再克制。面对市场经济潮流带来的浮躁,小说家们应该有一点僧侣意气,要有僧侣那种耐得住清苦寂寞、不受世俗纷扰的定力,能抵御住诱惑,潜心进行创作,怀着对文学的信仰去铸造经典之作。克制,是最好的自律,放纵,只能透支精神,经典和大师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面世的,没有克制,就不会有十年磨一剑的韧性。

启示之四:吐纳,再吐纳。文坛上从来不缺热闹,40年来,小说经历过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等发展阶段,再加上西方各种文学思想的涌入,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很多小说家对此感到兴奋,甚至乐此不疲。对此,还是要有文化自信、文学自信,要练就吐纳之功,吸收有益的,扬弃落伍的,既注重传统,又占据前沿,对各种流派择善而从,对各种现象条分缕析,以千种流派、万般现象皆备于我的胸襟,提着文学这盏灯与时代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