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进入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更加活跃,除了前一时期的长篇小说作家继续推出若干新作之外,原先主要从事中短篇创作的“新写实派”和“先锋派”小说家也纷纷加盟,使这一小说样式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与此同时,“文体”这个概念开始被作家们广泛接受并付诸创作之中,“对于长篇小说来说,也只有文体才最能显现作家的个性”,也只有文体的不断创新才是长篇小说创作的生命力所在。越来越多的小说家已经不满足于对传统写实手法修修补补,开始积极地探寻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正是循着这样的思想维度,90年代的长篇小说创作最终形成了一种多元文体交相融合、不分彼此的独特现象。尽管评论家不厌其烦地以各种各样的概念为其命名:“新写实主义”“新历史主义”“新状态小说”“新体验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等,但终究还是赶不上小说文体的演进速度。因此,评论界也就陷入了一种颇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是大量长篇小说作品的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则是运用传统的批评模式去定性评价这些作品时越来越困难,而新的“文化批评”方法又与创作本身产生着某种疏离。这就使得一部分评论家的批评文章处于混乱状态,不能够很好地发挥文学批评的积极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审视90年代长篇小说文体状况时,虽然还是从传统批评的角度出发,将这一时期的作品归纳为若干类别,但又不愿意拘泥于传统,而是在具体的分析中,以更为开放的视野,融合多种批评理论,力图从文体的高度上把握这一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基本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