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觉地进餐
11.让孩子自觉地进餐
老朋友芳子从国外回来,打电话约我一起吃晚饭。于是我带着悠悠来到了饭店。饭店的环境很好,有一大片人造的沙滩、假山、小桥,还有五彩缤纷的热带鱼。悠悠一个人玩得很开心,我和芳子则安安静静地聊天,回忆大学时的生活,再说说目前各自的生活。
开饭了,面对满桌子的美味佳肴,悠悠似乎兴趣并不大,吃了几口便放下筷子,玩起了沙滩玩具。过了一会儿,又跑去看热带鱼。见她没吃几口,我便盛了一小碗饭,夹了一些悠悠爱吃的菜,准备去喂她。芳子见了,吃惊地问:“你做什么?”
“喂悠悠吃饭啊。”我说。
“你每顿都要喂她吃饭吗?”
我想了一下,说:“差不多。要么是我,要么是她奶奶,总之她经常不好好吃饭。”
“为什么不让她自己吃呢?”芳子问。
我笑了:“你以为我不想啊!但是她不肯吃呀。”
“不肯吃那就不吃。”芳子很自然地脱口而出。
“那怎么行?”我很吃惊,“孩子会饿坏的。”
“吃饭是人的本能,肚子饿了,自然要吃饭;困了,自然要睡觉;渴了,自然就要喝水。为什么强迫孩子去做她现在不愿意做的事情?为什么要把‘吃’这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搞得那么兴师动众?不但大人烦恼,孩子也痛苦。”
“你的意思是,孩子不吃就随她,等她饿了再给她吃?那饭菜不都冷了吗?”“你不是第一个我遇见的喂孩子吃饭的中国父母。我在国外的时候,几乎没见过大人喂孩子(当然,我是指孩子能自己吃饭之后)。一般来说,父母总是给孩子盛上饭菜,然后一起吃饭。假如大人吃完,孩子还没有吃完的话,父母会稍微等一会儿。但是就餐时间结束后,就算孩子没吃饭或者不想吃了,大人也会把碗收起来,从来不会喂孩子吃饭。”
“那孩子饿了怎么办?吃零食吗?”
“国外的孩子很少吃零食。如果是因为不吃饭而肚子饿的话,更不允许吃零食了。这样几次之后,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就会非常自觉。”芳子看着我若有所悟的表情,轻轻将我手中的碗接下,说:“你试试看这种方法,说不定今后悠悠会乖乖地吃饭。但是,记住,”她笑了笑,“一开始一定要狠心。”
那天,我真的没有喂悠悠,悠悠回到家后大声喊“肚子饿了”。我没有让她吃零食,而是很郑重地对她说:“从今以后,妈妈不会再喂你吃饭,因为你已经长大了,早就学会自己吃饭了,妈妈也不会追在你后面喂你吃饭。如果你不吃,或者超过了吃饭规定的时间,那就只有饿肚子,并且也不许吃零食。”
悠悠一开始并不以为然,但是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追在她后面喂她吃过饭,也不允许她奶奶这样做。有几次,悠悠因为不想吃或者吃饭磨磨唧唧,被收了碗筷,又不允许她吃零食,饿得她哇哇大哭。但是我硬是狠下心肠,任由她哭闹,也不让她吃零食。几次之后,悠悠吃饭明显自觉了很多,不但再也不会正吃着饭溜下桌去旁边玩,而且也不要大人喂了,吃饭的速度也快了很多。更令我惊喜的是,她的饭量也明显增大了许多,以前勉强能吃大半碗饭,现在通常都能吃一大碗,有时候还直嚷嚷着要添饭。
是的,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大多数孩子不会饿坏,但也许会撑坏。因为我们总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规定孩子吃什么、吃多少。吃饭,对于孩子来说已经成了一种任务,而不是乐趣,甚至不是一种为了维持生命自然而然发生的行为。我们生怕孩子吃不饱,总是想方设法用哄骗、威胁甚至打骂的手段强迫孩子吃饭。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又怎能好好吃饭,并将吃饭当作人生的一大享受呢?当吃饭成为痛苦时,再美味的食物也没什么滋味了。
所以,不要将吃饭当作一种任务,而是将它作为再正常不过的一种行为,每个人、每天都在发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没有压力,才能体味到食物的美妙滋味,并且将吃饭当作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行为。这样,解放了自己也解放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