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眼界有多大,心就有多大

36.孩子的眼界有多大,心就有多大

悠悠升小学开学前,我和悠悠在新华书店准备开学要用的学习用品,遇见一个同样带着孩子来买学习用品的朋友。朋友的孩子和悠悠一样大,也是开学上一年级。

朋友见到我,第一句话就问:“你给悠悠报了什么暑期班啊?”

“暑期班?”我有些诧异,“不是还没上小学吗?难道就要开始补习了?”“啊?你不会一个也没给悠悠报吧?”

我看着朋友大惊小怪的样子,不由得笑了:“是没报。”

“你看你,怎么对孩子的学习这么不上心呢?大家都报了,你没报,你就不怕孩子开学后跟不上、被甩到后面?”朋友看我似乎有些不“开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难道整个暑假你就让孩子疯玩了?”

“是的,”我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带孩子去旅游了。”

整个暑假,除了悠悠到乡下爷爷奶奶家住了几天,其余的时间几乎都和我在路上。近的,我们游览了周围的几个城市;远的,我们去了山东和北京,路线连起来足有几千公里。悠悠黑了,瘦了,但是却结实了,更加快乐了。

带孩子去旅游绝不是今年的新举动,其实从悠悠三岁起,这便是我们家每年的家庭计划之一。因为悠悠爸爸是公务员,而我从事教育工作,所以暑假带孩子旅游的责任便主要落在了我的肩上。有人说带孩子旅游是件苦差事,然而只要把准备工作做好,旅游带给你的收获要比你想象的多得多。

很多人说,带学龄前的孩子去旅游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因为等他们长大了,途中的所见所闻几乎已经完全不存在于他们的记忆中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旅行对于孩子来说,其意义并不在于他们能记住多少,而是在旅行中感受生活、感受自然,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构建自己的思考模式,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意志力、观察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各方面都有着非一般的意义。

记得在北京爬长城之前,悠悠对长城的印象只局限于书本上印刷的那一条弯弯曲曲的城墙,然而当她站在长城脚下时,她兴奋地告诉我:“妈妈,我现在终于知道什么叫作‘宏伟’、‘雄壮’、‘险峻’、‘气势磅礴’、‘雄关万里’……了!”她一口气说了好些形容词,然后说:“这些词在我心里好像都活了一样!”是的,再精美、再形象的印刷品都无法代替眼前的长城带给悠悠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震撼感,悠悠一路上摸着城墙上那年代久远的砖石,一边听我讲长城的故事,历史与现实的感受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爬到一半,我感觉有些累了,招呼悠悠休息一下再走。小家伙以为我要打退堂鼓,伸出小手拉住我说:“妈妈,你不是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吗?咱们今天来比一比,谁是好汉!”我欣慰地看到原本这个一遇到困难便退缩、前年在黄山的半道上哭着不肯继续前进的娇娇女在不断旅行的路上变得坚强了、有毅力了,还懂得激励他人了。

一路上,常常会有一些外国客人跟我们打招呼,悠悠微笑着向他们挥手致意,有时还用不太熟练的英语交谈几句。悠悠从没上过英语培训班,她的英语都是我教的,有时一个人对着动画片津津有味地学着。因为在旅行中经常会遇见外国人,当他们和悠悠打招呼,而悠悠却不知如何回答时,便萌发了学习英语的愿望,这就是最好的学习动机。悠悠从最初一见到陌生人就窘迫、害怕、不敢开口,到如今的落落大方地与人打交道,这都是旅行带来的奇迹。

回到宾馆,悠悠的脚上已磨出了水泡,而孩子却依然沉浸在登上长城的兴奋中,毫不在意地对我说:“没关系,这些水泡以后会变成老茧,等我脚上长满了老茧,就可以走更多的路、爬更高的山,再也不会疼了!”孩子的坚强和乐观深深地打动了我,这岂是坐在温室中看看书本便能培养出来的性格呢?

哈佛的一位校长曾经说过:“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朋友为我的孩子没有参加这样那样的补习班而感到遗憾,但我却想大声地对她说:“带着孩子去旅行吧!别总把孩子关在水泥森林里!孩子的眼界有多大,心就有多大。你还需要担心这样的孩子会不优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