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做天才,就要学会专心
39.要想做天才,就要学会专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哪一个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呢?然而,培养天才,首先就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正如法国的乔治·居维叶所说:“天才就是集中注意力。”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孩子从小在做事上就能够集中精神、专心致志,那么即便是智力平常的孩子长大后也能大有成就。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家长与其一味地灌输知识,不如早一点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小猫钓鱼》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大家都知道,一个三心二意的孩子就如同那只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的小猫一样,无论做什么都难以获得成功。虽然科学研究表明,孩子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越短。比如,两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平均为七分钟,四岁为十二分钟,而五岁则为十四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也会相应地增加。但是单纯地依靠孩子自己控制注意力的集中是不行的,因为到了孩子六岁上小学时,一节课的时间变成四十分钟,而这四十分钟则是要求孩子注意力相对集中的时间,若是没有前期的培养和训练,孩子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个要求。因此,妈妈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
毛泽东曾故意在闹市读书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专注力,但这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个训练的好方法。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尚未形成,即便父母再三叮嘱他要专心,也会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分神。因此,在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初期,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在孩子做事期间,尽量不要用声音或者其他的事情来打搅孩子。很多妈妈在孩子做某件事的过程中,一会儿问:“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会儿?”一会儿又端来牛奶。这种关心其实是对孩子极大的干扰,容易令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孩子做累了或者饿了、渴了,自然就会停下来休息,这根本无须大人的提醒。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还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他们“废寝忘食”,哪怕是玩也不能。
除了创设安静的环境之外,父母的表率作用也十分重要。我常对悠悠说:“妈妈要做事了,你自己安静地玩玩具(看书)好吗?不要打扰妈妈哦!”然后我便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事,而悠悠则安静地做她的事,我们两人互不干扰。这样,悠悠很小便学会了在别人做事的时候不打搅别人,而同时也培养了她安静、专心做事的习惯。同样,在悠悠做事的时候,我也从不去指手画脚,除非她要求我帮忙或者指点。
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并且完成这件事情所需的时间长度和孩子的年龄成正比,这也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一个好方法。比如,我会规定一定的时间,让悠悠整理她的玩具、书或者房间,要求有始有终地完成。完成得好,就可以得到表扬或奖励。这对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这可以培养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心无旁骛地完成一项任务的习惯。
此外,训练孩子专心“听”的能力也是提高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之一。从小,悠悠就喜欢听我讲故事,在讲故事之前我便趁机提出要求:听完故事要回答妈妈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在讲故事前提,也可以在讲完故事之后问,当孩子带着任务去听故事时,就会听得格外认真。经过这样的训练,悠悠的专注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训练“听”的能力在平时也可以进行。比如我要求悠悠做某件事的时候,几乎从不反复交代、再三啰唆,因为这会让孩子养成漫不经心的习惯:听一件事要反复听很多遍才能听懂对方的意思、领会对方的意图。因此我交代悠悠做事,往往只说一遍,除非特别重要或者悠悠理解有困难的,才会重复。久而久之,悠悠就养成了专心听他人说话的好习惯。
一个人若是做事不专心,那么做什么都做不好。这是我常常对悠悠说的话,也是每个家长要告诉孩子的一个真理。学习也好,玩耍也好,都需要集中精力去做,否则连玩也玩不好。专家曾经做过调查得出结论:一个人的成功指数和他本身的聪明程度并没有多大关系,但与他做事是否专心却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要想你的孩子成为天才,请首先培养他们专心致志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