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受伤是为了长大后不受伤
75.现在受伤是为了长大后不受伤
我出差回来的当天晚上,接到悠悠外婆的电话。说了几句家常后,她吞吞吐吐地问我:“悠悠奶奶在不在家?”我很奇怪,问:“您找她有事吗?她在自己房间看电视呢。”
“不,不,我不是找她,我只是想跟你说件事。”悠悠外婆好像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跟我说了这么一件事:我出差的时候,乡下有亲戚送了一只草鸡,外婆给悠悠送过来。一进门,悠悠就给外婆拿来拖鞋,又搬来小凳子,让外婆坐着换鞋,外婆心里又开心又感动。悠悠的奶奶把鸡拿进厨房,大声吩咐悠悠说:“给外婆倒杯水!”悠悠拿了杯子,倒了一杯开水送给外婆,外婆连忙接过来,连声说:“宝宝乖,让外婆自己来就行了。”悠悠拖着外婆坐到沙发上,奶奶在厨房里说:“快给外婆削个苹果!”悠悠拿起刀削苹果,外婆急忙拦着说:“外婆不吃,宝宝别削。”可是悠悠坚决要给外婆削苹果,外婆无奈,只得说:“那让外婆自己来。”可悠悠也不让,拿着水果刀认认真真地削起了苹果。
“让那么小的孩子倒开水,就不怕烫着孩子?那么小的手,连笔都拿不稳呢,还让她削苹果,你说我怎么吃得下去?”外婆连连叹息着说。“后来,我水也没喝,苹果也没吃,就急急忙忙回家了。但是回到家,越想越觉得还是要把这事和你说说。虽然她是你婆婆,是你的长辈,但是对待孩子的事可不能马虎,该说你还得说!万一伤着孩子,那可怎么得了!”
听了外婆的话,我知道她是心疼孩子,但是在我们家,让悠悠为客人端茶倒水、洗水果甚至削苹果都是很正常的事。悠悠奶奶一开始也反对过,但在我坚决的坚持下,最后只得妥协。外婆因为要帮着我哥带孩子,所以很少到我家来,因此对这一情况并不了解。我知道自己妈妈的性格和脾气,她一向非常尊重悠悠的奶奶,从来不会在我面前说三道四,今天开口对我说这番话,还不知下了多大的决心。
这是一个误会,为了解开这个误会,我决定第二天回娘家一趟。
我对悠悠外婆说,让孩子给客人倒水、削苹果都是我在家的时候亲自教她做的,悠悠奶奶也曾经反对过,怕烫着、伤着孩子。但是我对她说:“现在受伤是为了长大后不受伤。”有些事是一定要让孩子学着去做、去尝试的,家长可以在一旁做指导和一些必要的帮助,但是绝不能永远代替孩子把一切都包办了。或许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孩子会不可避免地受伤害,但是作为家长,所需要的只是将这些伤害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教她怎样去倒水、怎样去削苹果,但绝不能因为可能会让孩子受伤而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孩子总要长大,总要一个人面对生活,假如从来都没有亲自经历或体验过的话,那么将来在面对生活的时候就会束手无策,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退缩、放弃,甚至因为没有经验而造成更大的伤害。
现在有一种说法叫“三十岁儿童”,指的就是那些不能独自一人面对生活和挫折、软弱而闭塞、胆怯而无能的人,即便已是而立之年,依然无法自立。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并不是孩子的过错,而在于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些磨难和挫折,甚至有时会受伤,但如果说这是弯路的话,那么有些弯路是无法避免的。与其说这是磨难,倒不如说是营养。有一句话说得好:“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生活百味都要体验。”假如大人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磨难和体验全部省略掉,看起来孩子的童年是一帆风顺了,但是却失去了成长中最宝贵的经验和经历。
其实孩子的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只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指导、时间、信任、鼓励和耐心,孩子就会将他们的能力证明给我们看。不要因为害怕孩子会让自己受伤而阻挠他们自己动手,当然也不是任由他们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品尝一切苦果,而是要在适当的陪伴和指引下,让孩子自由地探索不断地挑战,最后一步步地成长起来。
最后,我对外婆说:“你带小胖就有些过于小心,这也舍不得让他做,那也舍不得让他做,如果总不给孩子尝试的机会,他永远也学不会本该学会的一切。”悠悠外婆点了点头,对我说:“今天我就来教他怎样倒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