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鼓励是女孩能力的催化剂
44.父母的鼓励是女孩能力的催化剂
说来很奇怪,悠悠的舞蹈老师夸悠悠身体协调能力很好,悠悠的动手能力也不错,做的手工不但时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还常常被选作优秀作品在班级甚至全园展出,可是悠悠对小小的乒乓球却一筹莫展,毫无办法。
悠悠大班时,有一天回来对我说,老师叫每个小朋友准备一个乒乓球拍子和乒乓球。我很奇怪,那么小的孩子就开始学习打乒乓球了吗?后来才知道老师要孩子们练习颠球,这是学习打乒乓球的基本动作之一,也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第二天,悠悠拿着新买的乒乓球和球拍开开心心地上学去了,可是回来后一见到我就沮丧地问:“妈妈,我是不是很笨?”
“怎么了,悠悠,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天老师教我们学习颠球,很多小朋友都学会了,他们有的能颠两三个,有的能颠四五个,点点可以一口气颠了八个,都得到老师表扬了,可是我怎么也颠不起来,最多就只能颠一个,连两个都颠不到。”
听着悠悠带着哭腔的诉说,我一开始并不以为意,只是安慰地拍拍她说:“没关系,我们悠悠这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了。明天说不定也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呢!”
可是第二天,悠悠回来一见到我便哭着说:“妈妈,我不要上幼儿园了!我颠乒乓球还是只能颠一个,我怎么也学不会。我是最笨最笨的小孩!”
我大吃一惊,这才意识到事情远比我想象的要严重得多。悠悠一向是班级中较为优秀的孩子之一,而且她这个孩子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一般无论做什么都能做得比较好,是老师经常表扬的对象。这一次颠乒乓球怎么也学不会一定令她深受打击,作为妈妈我竟然忽略了她的感受,完全没有体会到她的失落感和挫败感,还轻描淡写地安慰她“明天就好了”,这实在是我的失责。幸好现在补救还来得及。
我知道帮助悠悠重新建立信心的最好方法便是教会她颠球,于是晚饭后便动员爸爸一起上阵帮助悠悠练习颠球。悠悠爸爸打乒乓球打得不错,先是详细地给悠悠讲解了颠球的技巧,然后再多次做示范。可是那颗在爸爸手中乖乖听话的小球,在悠悠的手中却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怎么也不听指挥。悠悠练了很久,汗都出来了,可还是只能颠一个,第二个怎么也接不到。
“哎呀,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笨呢?”爸爸是个急脾气的人,一着急便失去了耐心。我刚使眼色让他闭嘴,悠悠便“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把球拍往地上一扔,说:“我再也不练颠球了,反正也颠不会!我就做全班最笨的小孩好了!”
我费了好大劲才把悠悠安抚得平静下来,然后连哄带骗地让悠悠重新捡起了球拍。我对她说:“不是每个人擅长的本领都是一样的,颠球不如别的小朋友不证明你就比他们笨。你看,你不是还有很多地方比他们强吗?比如跳舞,比如做手工,这足以证明你不是一个笨孩子。每个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但这并不糟糕,只要努力练习,一定可以赶上甚至超过别人。即便还有人做得比你好,但如果你努力了,那就是最棒的自己!”
“那么,妈妈,是不是只要我努力了,就一定能练好?”
望着悠悠充满期待的眼神,我想了想,点点头说:“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比现在做得好。”
悠悠听话地又开始了练球,望着她那被汗水打湿的小脸,我真的有些心疼。但是我知道,这一关悠悠一定要闯过去,否则她会因此而否定自己,从此将不再自信。并且我想让她知道:成功不是靠聪明,而是靠努力才能得来的。尤其当她先天不如别人的时候,通过努力就有可能改变这种状况。
突然,悠悠一声尖叫打断了我的思路:“妈妈,我刚刚颠了两个球!”
我赞许地向她点头微笑,并鼓励她按照刚才成功的感觉自己多体会、多琢磨,慢慢地她一定会越来越棒的。
后来,悠悠虽然还不是班里颠球颠得最好、最多的那一个,但总算有了不小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她再也不认为自己比别人笨了。因为她知道,聪明不是最重要的,努力却能弥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