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障碍都对应一个解决方案
77.每个障碍都对应一个解决方案
搬到新小区后,原来相熟的邻居不见了,好朋友也没有了,悠悠有些闷闷不乐。但我对她说:“记住,只要一直微笑着和别人打招呼,陌生人也能变成好朋友。”
“真的吗?”悠悠问我,“我和他们打招呼,他们就会喜欢我,和我做好朋友?”“当然!”我微笑着回答。我一直认为微笑和礼貌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好的桥梁,尤其是面对一个天真无邪的孩童的笑脸,又有谁能够拒绝呢?
果然,楼道内上上下下的大人孩子们很快就和悠悠相熟了,悠悠每次见到他们,都甜甜地笑着打招呼,“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喊个不停,有时还抢着为他们开电梯门和单元门。大人们都很喜欢悠悠,在电梯里遇见,常常会摸摸悠悠的头,问她一些简单的问题。有了悠悠做“媒介”,我们很快和单元内上下的邻居们都熟悉了,大家相处得都很愉快。
但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有一两个例外。就像悠悠奶奶的老家那个五太奶奶一样,悠悠在小区里也遇到了一个“不喜欢”她的人——小区东大门的保安。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是这个大门的保安,个子不高,脸黑黑的,脸上的表情有些呆板,不苟言笑的样子。悠悠对穿制服的人天生有一种崇拜(她不太分得清各种穿制服的人的身份,尤其是警察、保安和城管,她统一叫他们“警察叔叔”),所以第一次见到他便叫了声:“警察叔叔好!”保安一脸茫然地看着我们,没有丝毫的反应。悠悠拉着我的衣袖,低声问我:“妈妈,他是聋子吗?”
“嘘,别瞎说!”我低声说道,“他听得见。”
“那他为什么不理我?”悠悠不解地问。
“可能你声音太小了,叔叔没听见。”
“哦,”悠悠有些释然了,“那我下次叫大声点。”
果然,当我们从小区外面回来时,再次经过东大门时,悠悠放开嗓门,大声喊了句:“警察叔叔好!”
这次保安显然是听见了,因为他回过头看了悠悠一眼,不过眉头是皱着的,脸上的表情也并不友好。悠悠有些愣住了,拉着我的手快步走开。走出很远,她一直不说话,脸上是很受伤的表情。我知道她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人,一般而言,尤其是大人们对于她的热情都是有所回应的,像这个保安一样没有丝毫反应的人并不多见,她那小小的心里肯定充满了疑惑、失落和挫败感。
“悠悠,你是不是在想,那个叔叔明明听见了你的话却还是不理你,这是为什么,对不对?”我主动问悠悠。悠悠点点头,嘟着小嘴说:“他不理我,我以后也不理他!”
我蹲下来,看着悠悠的眼睛,很郑重地问她:“你为什么要叫他?”
“因为你说过要做一个有礼貌、懂道理的好孩子,要微笑地和别人打招呼,这样就能有很多好朋友啊!”悠悠回答。
“对的,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是小朋友应该有的礼貌,只要我们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坚持做下去,不能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改变。难道因为别人不懂礼貌,你也就要做一个不懂礼貌的坏孩子吗?”
悠悠赶紧摇头,其实我要告诉她的是:做人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只要心中坚持对的做法,无须在意别人怎样的回应。但悠悠并不能听懂这样的大道理,所以我只能用最浅显的话来让她明白。我接着说:“而且你可以用你的礼貌和热情来改变他的不礼貌和不热情,说不定以后他也会成为你的好朋友呢!”
“真的吗?小孩也能改变大人?”悠悠的眼睛亮了起来。我笑着说:“你可以试一试啊!”
悠悠果真去试了。因为有了“小孩改造大人”的念头的支持,她锲而不舍地每次见到那个保安都大声叫一声:“警察叔叔好!”从一开始的无动于衷到有些羞赧,到后来的微笑回应,到最后保安和悠悠竟然成了“忘年交”。孩子的坚持付出终于有了回报,虽然这个过程比一般的过程要漫长、艰难一些,但是带给悠悠的成就感也最大。通过这件事,她初步明白了:有些事,只要是正确的,就要坚持去做,总有一天,自己的努力会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