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自己的马虎伤到孩子

85.别让自己的马虎伤到孩子

前些年曾热播过一部电视剧《中国式离婚》,其中一个情节令我印象深刻:因男女主角闹离婚,女主角一时生气,竟然忘记了接孩子——当当。到了放学时间,孩子们陆陆续续地被家长接走了,最后只剩下当当一个人。门卫老大爷让当当在传达室等候,可当当却趁老大爷不注意,偷偷一个人溜出了大门。他认为自己记得路,按照印象中回家的路线往家走,不料最后却迷了路。幸好有好心人,在他们的帮助下,当当才安全地返回了家中。

尽管结局是好的,但这一幕却令我心有余悸。不敢想象,万一当当在路上遇到坏人,或者过马路的时候被车撞了,那做父母的该有多伤心、多愧疚啊!于是,从悠悠上幼托班开始,我就一直叮嘱悠悠,一定要等到大人来接,才能离开幼儿园,绝对不能一个人走。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多晚,一定要乖乖地和老师在一起,绝不能一个人离开教室。因为我曾经看过一个报道:一个孩子趁妈妈没来接的时候,偷偷避开了老师的视线,跑到操场上玩。他妈妈来接时,发现孩子不在,以为他一个人回家了,于是赶紧沿路寻找,幼儿园也组织人员帮助妈妈寻找。但是他们只注意了路上,却没想到孩子根本没出校门。孩子玩了一会,想回家了,便跟着人群出了校门,一个人凭着印象往家走。最后家长是在医院里见到孩子的,因为孩子被三轮车撞了,送到了医院。

还有一则报道更令人惊惧:一个五岁的孩子没有等到家长来接,就独自一人“回家”了。家长找遍了全城都没找到,以为是被人贩子拐走了,家长到处张贴寻人启事。不料三天后却在护城河里发现了孩子的尸体。原来孩子一路玩着回家,失足掉进了河里。

这一个个血的教训足以引起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重视,因此除了叮嘱悠悠不许一个人离开教室之外,我还叮嘱接送悠悠的奶奶,无论多忙,无论有什么事,一定不能忘记接孩子,这是咱家的头等大事。如果有突发情况,就打电话给我,我或者爸爸会去接。当然,我也会对老师说,如果有事耽搁了,来接孩子晚了,就麻烦她代为照看一下孩子,绝不能让她一个人走出教室。

有一天,我正在上班,奶奶突然打电话来说悠悠被人接走了。我以为是悠悠爸爸接的,可是爸爸说他没接。一下子我就懵了,拔脚就往幼儿园跑。还好上了车之后尚有理智,拨通了老师的电话,问是谁接走的悠悠。老师说是隔壁班茜茜的妈妈。茜茜和我们住在同一个小区,彼此之间也很熟悉,但我从来没叫她接孩子呀。于是我赶紧打电话给茜茜妈妈,茜茜妈妈说她今天有空接孩子,在教室门口见到了悠悠,俩孩子一见面就亲热地聊天,分也分不开。茜茜妈妈一想,就跟老师说明了情况,将悠悠一起接回了家。

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分别打电话给奶奶和爸爸,让他们不用再担心。把悠悠接回家后,我很严厉地批评了她,因为之前我已经再三叮嘱:绝对不能和陌生人走,无论什么理由都不可以!在悠悠的印象中,我似乎从来没有这么严厉过,她吓哭了,但同时也弱弱地分辩说:“茜茜妈妈不是陌生人,茜茜也不是陌生人!”听完孩子的话,我也有些自责。是的,在孩子的印象中,所有认识的人都不是陌生人,对他们也毫无防备之心,这是我的疏忽,没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先向悠悠承认了错误,然后告诉她:平时接送只能是奶奶、爸爸或妈妈,其他人如果来接的话,一律不能跟着走,即便是最熟悉的人也不可以。假如情况有变,我们会事先和她说清楚;如果事发突然,没法和她说,就会打电话给老师,告诉老师将会有谁来接她。

孩子对谁来接她似乎并不在意,但是作为家长却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曾经报道过很多熟人——包括亲戚、朋友、同事甚至邻居冒充家长的委托,到学校接走孩子,之后进行敲诈或勒索,甚至将大人之间的恩怨报复在孩子身上的事件。虽然我们一直与人为善,但是对于孩子的安全却丝毫马虎不得。

后来就此事我也和老师交换了意见,老师对自己轻易让孩子跟别人走也表示了歉意。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一次,悠悠的外婆路过幼儿园,想顺便将悠悠接回家,老师都婉言拒绝了。外婆没有生气,反而夸奖幼儿园的老师警惕性高、有责任心。